南宁全面打响城乡互动的战役

  一个和谐的社会,应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南宁向国际性现代化城市迈进,不能没有农村的城镇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南宁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能没有城乡的协调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城乡互动。以城带乡,以城促乡,城乡共荣,共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随着南宁“创城”步伐的加快,战鼓越擂越响,一场城乡互动的战役全面打响。且看,南宁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城乡大地上,正掀起一股城乡互动、建设农村文明生态家园的热潮。

  “三大会战”:今日乡村大变脸

  2003年,南宁地区被撤销,原南宁地区的5个县划归南宁市,南宁市辖区面积和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如何加快这些区域的发展步伐?

  对此,南宁市牢固树立“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发展城市才能带动农村,只有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才能支持和反哺农业”的思想,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市委站在提高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积极实施城乡互动战略,开展农村基础设施(乡村公路、农田水利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三大会战”,决定3年投资10亿元扶持5个县,打造大南宁“一小时交通经济圈”,全面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生态村承接城市文明

  生态文明村建设可说是“三大会战”中的一个亮点。它在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向农村延伸的基础上,也将城市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向农村延伸。

  为进一步改善我市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南宁市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建设100个以上生态文明村,用5年到10年时间,使全市农村全部步入生态文明村的行列。

  3年来,政府每年都投入1000万元以上,全市共建成生态文明村450多个。在已经建成的生态文明村里,村民家中都用上了沼气,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过去烟熏火燎的厨房和臭气冲天的简易公厕被整洁、干净、铺有洁白瓷砖的厨房和家用厕所取代,昔日泥泞的巷道、污水横流的沟渠被硬化巷道、排水沟渠所取代,村村有了篮球场、图书室。

  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使农村生态良性循环,家居环境清洁卫生,村庄、庭院绿化美化,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节支,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04年南宁市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村100个,改善了2.82万人的居住环境。

  在生态文明村建设红红火火的同时,南宁市还集中力量狠抓生态文明示范村亮点工程建设。江南区江西镇同新村木村坡、扬美村、智信村雷寨坡就连成一片生态文明村群,在去年“两会一节”期间作为对外定点接待单位,受到国内外宾客的赞誉。今年全市将打造35个生态文明村群亮点工程,通过整合资源、连片创建、形成合力,建设一批高档次、高水平的文明示范村,推动文明村建设上新台阶。

  城乡公路上迎商机

  2004年8月1日,被誉为“民族团结友谊路”的马山县乔老至古寨柏油路竣工。这是马山解放以来通乡级的第一条柏油路。该路全长10公里,总投资338万元,受益人口6万多人。

  2004年12月25日,横县新平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困扰西津库区移民几十年的行路难问题得到解决。沿线群众告别了“出门过山又翻坡,肩挑手提垒穷窝”的生活。

  横县新平公路是当年乡村公路大会战中投资最大、里程最长、任务最艰巨的工程,全长130公里,穿越9个乡镇、38个村委会,总投资6200万元,受益人口近30万人。该路建成后,横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借助新平公路这条交通大动脉,打造新平公路经济带,将横县相对落后的区域与相对发达的区域联动起来,形成东西联动、南北互通、共谋发展的格局。

  这些仅是“三大会战”的一个缩影。2004年,我市农村基础设施“三大会战”完成总投资3.14亿元,建成乡村道路92条797.19公里,解决了120多万人的行路难问题;完成农田水利建设93项,解决了6.75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改善了13.50万亩土地的灌溉条件。

  2005年,南宁市继续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三大会战”建设。计划总投资3.95亿元,力争建设完成乡村道路157条817.45公里,实现乡镇全部通柏油路,构建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以县城为节点、贯通市—县区—乡镇—村的四级公路网,为打造大南宁“一小时交通经济圈”奠定基础。重点抓好水库除险加固26座、水毁工程修复53项、大型灌区渠道硬化131.42公里、人畜饮水工程92项等,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同时,抓好生态文明村建设,力争建设生态文明村100个、农村沼气池3万座,逐步实现农村绿化美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庭院经济效益化。

  “三下乡”:搭起互动的桥梁

  经过多年的发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已成为城乡共建、城乡互动的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有关部门把农村和农民所需要的文化、科技、卫生、市场、法律等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村,送到农民手中,同时将农民的实际需求反馈上来,形成供求互动的网络,以推动全市农村的三个文明建设。同时,“三下乡”也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名牌项目。

  2005年1月8日、9日、11日,南宁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分别在原邕宁县大塘镇、横县云表镇、武鸣县罗波镇精彩亮相,寒冷的天气挡不住村民的热情,大塘镇那列村村民李桂花拿着《蔬菜种植技术》、《果树防虫技术》等几本书从人群中挤出来,高兴地说:“‘三下乡’一年比一年实在了。”

  的确,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多年来,内容不断丰富,大受群众欢迎。文化下乡不仅有送书、送戏、放电影等内容,还送科技、送卫生。据统计,2004年市文化局共送戏下乡500多场,送图书下乡10多万册,送电影下乡1万多场,文化工作者下乡培训300多次;市科技局举办各种科技知识咨询、培训,近2万农民参与其中;市卫生局下乡80多次,为农民义诊2万多人次。

  农民欢迎“三下乡”,但仅靠组织几次集中活动,下几趟农村,送一些东西,是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对文化科技卫生的需求的。常下乡看看,是农民对“三下乡”活动的强烈呼唤。对此,南宁市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把行政动员与机制建设结合起来,把服务农民与培养人才结合起来,拓宽下乡途径,健全下乡机制,努力实现“三下乡”常下乡。

  南宁市今年进一步改进文化下乡的方法。电影下乡把集中展映与经常放映、公益放映与市场运作、流动放映与固定放映更好地结合起来;鼓励县级剧团深入农村演出;办好演艺及创作人员培训班,为当地培养文化骨干人才,建设一支不走的“三下乡”队伍。

  进一步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启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努力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动员科技人员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下去,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如今,广西科技信息网已延伸到全市73个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村还设有科技阅览室;在科技示范村通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等培训,使80%的劳动力掌握了一到两门实用技术。

  在卫生下乡方面,改进组派医疗队下乡的方式,把短期和中长期医疗队伍结合起来,向贫困县派驻医疗队,有计划地为贫困县培训医务人员。通过国家农村巡回医疗车、光明行动等活动,实现卫生下乡经常化。

  在这种城乡互动中,活跃在田间地头、乡间小路、偏僻村落的一个个科技工作者、白衣天使、文化使者,让今日的农村更加生机盎然。

  扶贫:优势产业助增收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重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贫困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只有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稳定和巩固脱贫的成果,才能不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目前,南宁市有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个区定贫困县,共有317个贫困村,贫困人口数居全区第三位。2003年南宁市行政区域调整后,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了市直单位定点帮扶贫困村方案,按照重点帮扶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区定贫困县、适当照顾非贫困县的工作思路,落实了市直110个单位定点帮扶52个贫困村,各县区也相应落实了409个县区直单位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做到全市每年贫困村有两个以上单位定点帮扶,一定5年不变,并列入单位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

  紧紧围绕增加贫困村农民收入这个目标,南宁市抓好贫困村重点产业开发项目的组织实施,努力培育逐步覆盖贫困农户的优势产业。去年,南宁市积极争取自治区贫困村产业开发资金360万元,扶持马山黑山羊繁育、马山县里当鸡保种繁殖、隆安县构树种植、横县中草药种植、武鸣县百千层芳香油树育苗和种植、原邕宁县壮绿竹种植等6个项目,项目总投资达685.6万元。建成了马山黑山羊繁育基地和里当鸡保种繁殖基地;培育项目种苗1020多万株,种植面积达26130亩。项目覆盖了148个贫困村两万多贫困户。

  为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金问题,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马山县古零镇里民村文件屯的雷英禄,原种有八角树2000多株,由于缺乏管理资金,八角树长势差、产量低、收入少。2004年,雷英禄通过信用社获得1万元的扶贫到户贴息贷款,用于八角树的施肥和管理,年底八角喜获丰收,产量4000多公斤,获纯利2100多元。

  如今,南宁市社会扶贫氛围日渐浓厚。据南宁市扶贫办介绍,2004年全市共有513个市县直单位组成工作队到317个贫困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扶贫济困的社会风气正逐步形成。今年,南宁市继续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扶持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二是通过小额信贷资金解决农民增收缺乏资金的问题;三是认真抓好科技培训工作,全年计划举办科技培训班17000人次;四是积极抓好外资扶贫和贫困村招商开发工作;五是继续实施党员、干部“一帮一”、“结对子”帮扶活动。

  支教:城乡教育手拉手

  “谢谢了!是你们用满腔热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架起了永恒的爱心桥梁。”当隆安县屏山乡刘家小学的全体师生站在新建的标准化篮球场上,向南宁市建委、编制办、党史办等单位写下这封感谢信时,他们望着焕然一新的校园不禁热泪盈眶。这个曾经简陋得连个档案柜都没有的山区学校,如今不但新置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还修建了90米的水泥校道、26米长的宣传栏。

  一封感谢信道出了所有支教点师生的心声。南宁开展支教工作以来,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发挥各自优势,以送教下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捐资捐物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等多种形式支援农村教育,促进了南宁农村教育的发展。2003年拨出专款213.5万元,扶助了3129名贫困生就读;2004年拨出205万元,扶助了3008名贫困生就读。2003年至2004年,共为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减免学杂费226.7万元。去年,在实施“教育兴农金色工程”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了县、乡(镇)、村三级农村成人培训网络。几年来,全市共安排市区、城镇的100多所学校、400多名教师对农村学校进行对口支援,向农村学校捐款捐物达2000多万元。今年,南宁将继续把隆安、马山两县作为“普九”攻坚重点,并开展经常性助学工作,消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困失学、辍学现象,落实好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工作。

  难解“支教缘”

  2004年蔡慧老师接到派往马山县里当乡北屏完小支教的通知,她看了一眼家中仍在熟睡的幼子,提起简单的行李,毅然奔往那个工作条件恶劣、生活用水极度困难的山区小学。刚到支教点,她全情投入到工作中,与当地师生融在一起,不但自己资助特困生,还以自身体会、感受唤起亲朋好友的“支教情”,鼓励身边的人以各种方式加入到支教队伍里去。在她和市直机关工委的领导牵线搭桥下,台资企业容海农林有限公司出资资助5名特困生,还从去年11月起给北屏完小90名住校生每人每天补助0.6元生活费,改善了学生的生活。

    支教老师、各后援单位、各界人士与支教点结下了难解的情缘,浓浓支教情如一股股清泉沁入人心。100套学生课桌椅、20套学生架床、2台教学投影仪、1台彩电、500册图书、数百件冬衣……当这些物品源源不断地送到隆安县屏山乡雅梨村小学时,老师告诉孩子们:“一件衣服就是一份情意,把衣服穿在身上,就如同一位远方的朋友在身边关心你。”仅去年,马山、隆安两县共获捐资2175721.6元,其中后援单位捐资1383612.6元,社会各界捐资483144元,支教老师捐款7500元。

  助推“普九”工作

  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信息闭塞、设施陈旧、教师素质不高等因素向来是“普九”工作的“裹脚布”。送设备、送资金、送老师,还要让山区的老师走出来。去年12月20日,尽管天气寒冷,却挡不住支教的热情。南宁市衡阳路小学迎来了8位取经人,他们是敏阳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他们参观了实验室、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少先队活动室、仪器室,每到一处,都仔细看、详细问、认真记。为了更加全面地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敏阳小学副校长李安宪留驻衡阳路小学跟班学习一周。据统计,去年隆安、马山两县培训校长156人次,培训教师3897人次,受资助的特困生715人,动员辍学学生返校157人。
  同时,南宁市采取对进城务工就业的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安排相对就近学校就读等办法,帮助解决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问题。目前南宁市共有6万多农民工子女在南宁市各中小学享受义务教育。

  南宁市教育局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底,南宁市各中小学共接收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达64655人,约占广西接收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小学阶段为46603人,初中阶段为17946人。同时按照《关于在南宁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通知》的收费标准,南宁市共为农民工子女入学免收借读费达3010.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