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龙门:南宁罗非鱼产业化之路

 

鱼 跃 龙 门(上)

南宁日报记者 欧志斌 报道

 

    这是一个久远的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条鲤鱼不甘心平淡的生活,总设法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一天,它听说如果跳过了龙门,就可以告别平凡的生活,过上神仙的日子。可是龙门太高了,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跳得过去。于是鲤鱼不停地跳啊跳,十年如一日,不敢有丝毫的松懈。终于有一天,鲤鱼一跃跳过了龙门,变成一条腾飞的鱼龙,开始新的生活。
    如今,南宁市的罗非鱼养殖户都在努力实现这样的梦想,也正是这样的梦想,筑成了南宁市罗非鱼养殖的产业化之路,掀起了一股养殖罗非鱼的热潮。

    苏忠的故事

    苏忠养殖罗非鱼发了。一年之间,他就赚了50多万元。

    这消息像是一阵风,转眼之间就传遍了良庆区那马镇那龙村的每一个角落。

    苏忠赚了50多万元,对那龙村的村民来说,有如中国原子弹成功爆炸那样轰动。一时间,那龙村的男女老少都在议论,也在羡慕,但更多的是不明白。

    在那龙村的村民眼里,苏忠和他们没有多大差别。作为农民,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太多的想法。

    不就是养了400多亩的罗非鱼吗?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苏忠能赚那么多的钱。这个问题他们就是有点想不明白。

    不明白也好,不服气也罢。事实就是事实。

    其实,不只在那龙村,在整个南宁市也有不少人在议论着这一事情。2005年2月17日,南宁市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在分组讨论时,苏忠成了讨论的焦点人物。惟一不同的是,政府官员是在商讨如何发挥苏忠效应,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罗非鱼这个大有发展前途的水产行业中来。

    其实对了解苏忠家庭演变的人来说,这一天的到来是迟早的事情。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苏忠的父亲就已开始承包村里的十几亩鱼塘养殖罗非鱼了。这个今天大家看起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在当初作出这样的决定却是需要有极大勇气的。也正是父亲这一决定,影响了苏忠的一辈子。

    少年时期的苏忠就开始跟父亲养殖罗非鱼,有了经验后又去种苗场帮人养鱼。后来他听别人的劝说,自己开始承包鱼塘搞养殖,走上了独立发展之路。

    而苏忠的成功只不过是南宁市推动罗非鱼产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也曾徘徊

    罗非鱼养殖在南宁市已经有了长久的历史。

    权威专家认为,南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江河交叉纵横,水库、池塘星罗棋布,养殖水域资源丰富,是发展淡水养殖的理想场所。

    上世纪80年代初,罗非鱼就开始推广普及,到现在已经有了20多年的时间。市农业局水产渔政管理科罗科长说,南宁市养殖罗非鱼的技术和经验相当成熟。

    刚开始引进养殖时,由于罗非鱼还是一个新鲜的产物,对市民有吸引力,很受市民欢迎,市场价格也比较高。经过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广,南宁市周边的农民开始搞起了罗非鱼养殖,主要满足南宁市以及周边地区市场的需求。

    农民的智慧在养殖罗非鱼过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上世纪90年代初,南宁市的养殖户尝试用网箱在邕江上养殖罗非鱼取得了成功。这意味着解决了罗非鱼以往不能过冬的问题,罗非鱼可以一年四季供应市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据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南宁市就可以通过采取技术来提高罗非鱼的雄性率。广西南宁水产良种场、南宁鑫远东农牧渔有限公司等,都杂交出雄性率高达95%以上的罗非鱼种苗,对罗非鱼的养殖是一次极大的推动。

    苏忠说,以前他们养的罗非鱼都是拿到市场上卖,一天就卖几百斤甚至更少,一池塘的鱼要卖上十多天。所以农民也不敢多养,怕卖不出去。

    据罗科长介绍,当时养殖的品种为尼罗罗非鱼,这个品种的特点是雌雄生长不均匀,容易在池塘里自然繁殖,造成个体较小,肉质相对草鱼等品种来说略差一筹,所以价格一直不是很高。而且当时养殖出来的罗非鱼受运输技术的制约,只能供应本土市场,加上受市场范围小等因素的限制,价格上不去,利润空间小,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没有了经济利益的刺激,养殖户的耐心也到了最后的限度,也懒得关心。种苗长时间没有更新换代,品种退化问题逐渐显现,鱼越长越小,养殖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南宁鑫远东农牧渔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信男说,再好的品种如果不及时更换,都会出现退化现象。

    诸多的因素,使这个在南宁市看起来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一直徘徊不前。2003年以前,罗非鱼的养殖面积和总产量就一直排在草鱼、鳙鱼和鲢鱼之后。

  迎来春天

    进入21世纪以来,如何加大扶持农业生产的力度,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成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关注的重点。

    国家农业部及时制定和出台了农业优势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加大对优势产业的扶持。广西的南宁、北海、钦州、防城四市被确定为罗非鱼优势养殖区域。

    在这一大环境下,广西趁势而上。2003年5月26日,自治区副主席孙瑜亲自主持政府协调会,专题研究罗非鱼产业化发展的有关问题,出台了大力扶持罗非鱼发展的政策。当年6月3日,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在北海召开全区水产产业化工作会议,传达和部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罗非鱼产业化开发的有关指示和政策;6月12日,南宁市也召开相关的会议,宣传、布置罗非鱼产业化工作。

    南宁百洋食品有限公司的总裁孙忠义说,现在罗非鱼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直非常热销,以前欧美国家的消费者以鳕鱼为主,但近年来由于捕捞过度,鳕鱼的产量不断减少,一些国家对捕捞鳕鱼作出了限制,同时也限制鳕鱼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庞大的市场出现了空缺。而代替鳕鱼的最好产品就是罗非鱼。因为罗非鱼没有“肌间刺”,其产品在国外超市的即食市场上属高档品。罗非鱼产品越来越被市场接受,消费量也逐年增加。

    2000年以后,受到出口需求的影响,广东省出现了罗非鱼加工企业。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拓,企业对罗非鱼的需求量日渐加大。

    有市场就会有竞争。在巨大的利润空间面前,企业为争原料而拼抢起来。

    北海洪恩水产有限公司水产冷冻加工厂因为原材料不足,不惜成本到数百公里之外的湛江、海南等地收购。即使是这样,生产量也只是其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林洪表示,养殖罗非鱼有利可图,养殖户不用担心罗非鱼卖不出去。他愿意与南宁的养殖户签合同,实行订单渔业,养多少就收多少。

    在苏忠的鱼塘边上,记者看到两张100多亩水面的大鱼塘相邻。苏忠指着其中的一个高兴地说,里面至少有4万公斤的罗非鱼。

    罗科长也高兴地说,苏忠的两个罗非鱼塘,一共得到政府的补贴11万多元。

    据了解,为了提高农民养殖罗非鱼的积极性,南宁市政府2003年在自治区每亩鱼塘补贴200元的基础上,增加补助300元的资金。

    据南宁市农业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仅2003年,自治区和南宁市财政补贴新开挖的罗非鱼鱼塘就达到300万元,新增了罗非鱼养殖面积6000亩。

    进入2005年,自治区政府再次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鼓励养殖户发展罗非鱼养殖。凡交售1吨罗非鱼给加工厂的,自治区财政将补贴200元。据悉,南宁市也准备了相应的资金,对罗非鱼养殖进行扶持。

    南宁鑫远东农牧渔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信男感动地说,如果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企业很难发展起来,他进口罗非鱼种鱼经过海关时,按惯例,是先把种鱼暂存海关,检疫过关后才可以出关,但种鱼不能耽误太长时间,否则就会缺氧,在各级部门的关心下,他进口的种鱼都是先放行,然后海关人员再到种苗场进行检疫。

    养殖罗非鱼有多少利润可赚?按南宁市农业局的统计数字计算,罗非鱼养殖180至200天即可上市,按平均每公斤7至8元计,罗非鱼大面积养殖亩产最少600至750公斤,产值4000至5500元,扣除成本,农户每亩可获纯利1000至2000元。

    南宁市农业局副局长雷波认为:“事实上,现有的鱼塘与形成产业化的发展格局相比较,速度还不够快。”

    2003年,新开挖的鱼塘可以得到500元的经济补助,养出的鱼由加工厂签订合同收购,但鱼塘建设的步伐还不理想。根源在哪里?

    雷副局长一语道破个中原因:“因为目前南宁还没有加工厂收购,绝大多数养殖户怕养殖出来的鱼卖不出去。”

    这种教训在上世纪末就让农民有了深刻的体会。在1998年到2000年期间,南宁市的罗非鱼养殖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到养殖成本以下,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许多养殖户因此血本无归,宁愿把塘空着也不愿养殖罗非鱼。

    养殖户的担心就是政府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考虑做大做强罗非鱼这个产业的关键环节。政府是如何解除养殖户后顾之忧的,请关注本报下期报道。

  北海洪恩水产有限公司罗非鱼加工生产线。

 

罗非鱼养殖成为许多农民的致富路子。(资料图片)

 

鱼 跃 龙 门(下)

  

  没有加工企业作为龙头,就难把罗非鱼产业化这条巨龙“舞”起来。

    为此,南宁市有关部门积极谋划筹建罗非鱼加工企业,以解决销售问题,给养殖户吃上“定心丸”,实行标准化生产,做大做强罗非鱼养殖这一产业。

  共塑“龙头”

    在南宁市有关部门积极谋划筹建罗非鱼加工企业时,广西南宁百洋集团有限公司也正为自己的发展寻找突破口。

    这个从1994年进入广西饲料市场的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小厂成长为一个大企业,公司总产值目前在区内饲料业名列第三。百洋集团总裁孙忠义说,企业在做大后,就要考虑产业链接问题,一个是搞养殖开发,另一个是进入加工行业。

    2003年3月,南宁市农业局召开一个有关罗非鱼产业问题的座谈会,邀请身为饲料商的孙忠义参加。会上农业局推出的罗非鱼加工厂的招商项目吸引了孙忠义的注意,精明的他马上意识到这是集团扩大发展的良机。经过商谈,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协议。为了确保优质罗非鱼苗种的供应,他又与自治区水产研究所商谈,最终三方同意共同出资合作建厂。

    2004年5月,由百洋集团、广西水产研究所和南宁市经管站三方合作建设的南宁百洋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加工厂在南宁高新区落户。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4500万元,引进3条生产线,日加工罗非鱼能力为70吨。

    2005年2月28日,加工厂正式破土动工。孙忠义告诉记者,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工期为6个月,预计今年10月试产,保守估计最晚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

    孙忠义非常看好罗非鱼养殖前景,因为其有广阔的国际市场作后盾。他说,由于国内罗非鱼供应不上,一些加工厂不敢接订单,怕完成不了任务,致使信誉受挫,自断后路。所以对任何一个罗非鱼加工厂来说,目前销售是不成问题的。而且,另一方面,罗非鱼加工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几乎是空白,市场开拓的潜力很大。

    “按目前的产量,连国内市场都满足不了,如果没有国际市场,罗非鱼加工企业照样可以存活。”孙忠义自信地说。

    南宁市政府对百洋集团也寄予厚望,不仅在建设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家仁曾多次过问建厂一事,并亲自召开协调会,专门研究解决该厂筹建中存在的问题。他强调,一定要把它建成“全国先进、广西一流”的加工企业。

  未雨绸缪

    现在的罗非鱼并非多了,而是不够。

    对企业而言,作为加工原料罗非鱼是把“双刃剑”——原料跟得上,生意会如日中天,商机无限;一旦没有足够的原料供应,它则会把自己刺伤。也许这一剑就是要命的那种。

    南宁水产良种场陆豪场长就对罗非鱼加工企业表示出担心:一是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罗非鱼的个体不合规格和数量不足,使得加工厂的生产能力过剩,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反过来也影响养殖户的利益;二是加工厂是本土企业,要面对外国市场准入制度,出口渠道是否畅通。

    市农业局水产渔政管理科罗科长说,对于南宁市罗非鱼加工厂而言,原料问题不成问题。

    他说,2004年南宁市的罗非鱼产量已经达到了22000吨。而且由于加工厂没建成,他们不敢广泛发动农民进行养殖。即使是目前这一产量,已基本可以满足加工厂的生产需求了。

    孙忠义告诉记者,为了减少对原料的依赖,他们已开始着手开发养殖,目前他们在金光农场有200多亩的鱼塘。同时,抓紧和来宾电厂洽谈,打算利用该电厂的2000亩水塘建立基地,并且还准备从沿海地区收购一部分海产品作为补充。

    为防止产品单一,百洋食品水产加工厂正在积极发展新品种。据了解,一种名叫叉尾回的鱼种已经成为该厂的新产品。碰巧,南宁水产良种场也正在为发展叉尾回养殖做立项工作。陆豪说,这是一个更有发展前景的鱼种,肉质比罗非鱼更鲜美,将更受市场欢迎。

    发展罗非鱼养殖产业,罗非鱼的收购价格是养殖户最为关心的。

    对此,孙忠义认为,只有在确保养殖户有收益的前提下,才能发动起更多的人来养殖。他提出了一个让养殖户安心的方案,就是加工厂和农户签订的协议中,设立保底价。所谓保底价,就是在实际销售价格低于协议价格时,加工厂就按协议价格收购;如果实际价格高于协议价格,农户可以自行出售,也可以按实际价格卖给加工厂。

    而且双方合作还应该注重诚信。养殖户苏忠对此感触颇深。

    据苏忠说,以往他都是把鱼卖给北海的某加工企业,但最后发现该企业为了得到更多利润,就拼命地压榨和为难他们。比如说50公斤的鱼可以一次称完,但厂家却非要分成几次称,每一次都要多扣几两,更有甚者,满50公斤硬只算40多公斤,而且,有时老板还故意把鱼搁在那里不让称,说是要把水滴干,结果鱼死了以后却以低价收购。

    孙忠义认为,企业发展要靠诚信,要致力于双赢,他表示百洋食品水产加工厂会以实力和信誉获利,不会出现损害客户的现象。

  标准化扛大旗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产业化发展得以长久的根本。

    要保证罗非鱼产品质量符合出口要求,关键还是要建立起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基地。

    市农业局副局长雷波告诉记者,今年南宁市将加大罗非鱼无公害标准化基地的建设力度,要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生产,建立起养殖日志制度和用药处方制度,确保产品无违禁药物残留。

    而建立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的第一步是从种苗抓起,推广优良品种。首先是提高种苗的雄性率,二是种苗健康,生长快,符合加工厂的收购需要。

    据了解,南宁市是广西最大的罗非鱼种苗供应基地,全广西90%的种苗由南宁供应。但种苗场技术水平不一,种苗质量差别很大,价格也不同。养殖户在选购时难辨良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罗非鱼产业化的发展。

    据介绍,今后,南宁将以自治区水产研究所那马国家级罗非鱼种苗场、鑫远东公司、南宁水产良种场等种苗场为龙头,加大种苗基地的建设,确保种苗供应有质量保证。

    另外,饲料方面也是很关键的一环,要确保不能喂含有违禁药品的饲料。

    据了解,沿海的对虾出口曾一度红火,可是到了2002年以后,欧盟等国家相继禁止进口我国的对虾产品。因为那些国家在进口的中国对虾产品中发现了违禁药品。出口受阻后,对虾养殖一度受到严重打击,虾价大跌,虾农受损。

    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此类问题也曾出现过。国家农业部每年对饲料的检查中也发现极个别的饲料中含有抗生素等违禁药品。

    南宁鑫远东农牧渔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信男说,为了贪图成本低而使用便宜饲料往往会得不偿失。饲料不好,轻的会造成种苗不健康,养殖过程容易发病,成活率低;重的可能会造成种苗大量死亡,损失惨重。所以,在陈信男经营的种苗场里,用的都是标准规范的进口饲料。

    为杜绝此类问题发生,市农业局有关人士表示,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建立起罗非鱼产地质量认证。建立起产地认证制度,其意义在于,每一个鱼塘用了哪一种饲料,用了哪一种药品,具体的鱼塘地址在哪里,产量有多少,都会登记得一清二楚。罗科长说,如果产品出口发现有问题,就可以查清根源,找到相关的养殖户承担责任。目前,南宁市已有10000多亩罗非鱼养殖面积通过认证。

    同时,为了做好罗非鱼的流通,确保加工厂有鱼可收和农民养鱼有钱可赚,南宁市准备在今年4月份成立罗非鱼养殖协会。

    据了解,罗非鱼养殖协会将由加工厂、养殖大户、饲料厂和种苗场四方组成。罗非鱼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如种苗供应、饲料供应、收购时间和产量,都可以通过协会商量解决,使协会中的每一个成员能做到有计划和有安排。

    雷波认为,成立罗非鱼养殖协会,实行市场化运作,取代了不应该由政府承担的市场职责,对政府职能是个有益的补充。在市一级罗非鱼养殖协会成立后,下一步将在县和乡镇甚至是乡村相继成立协会。从而由协会承担起加工厂、养殖户和饲料厂之间的桥梁作用,使南宁市罗非鱼产业化健康迅速发展,让广大养殖户早日实现“鱼跃龙门”的梦想。




喜获丰收。(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