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书记工程”建设综述

“书记工程”绘就桂北大地壮美画卷

  彭代元副市长(右三)在临桂区五通镇指导示范乡镇建设。

  晚间,居民在新建的义江公园纳凉。(图片由五通镇人民政府提供)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通过改革释放城镇化发展潜力,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

  2013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到桂林工作后,在连续深入多个乡镇调研时发现:桂林市城镇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与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发展要求不适应;县域多,乡镇普遍存在规划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镇容镇貌脏乱差、人民群众生活工作不便利、乡镇建设定位不准、特色不鲜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当年3月,赵乐秦提出了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的战略构想。

  围绕这一战略构想,市委、市政府经过多方调研、座谈和审慎研究,于2013年7月在广西率先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工程(即“书记工程”)。

  6年来,桂林市已完成前三批44个示范乡镇建设,第四批16个示范乡镇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预计年底将全面完工,第五批示范乡镇建设也已陆续启动。如今,在桂北大地上,一批各具特色的示范乡镇迅速崛起,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新增长点;涌现出以全州绍水、灵川三街等为代表的工业经济强镇;以灌阳黄关、恭城龙虎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大镇;以临桂六塘、资源车田等为代表的商贸物流重镇;以灵川大圩、龙胜龙脊等为代表的旅游休闲名镇等。

  一个个小镇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壮美画卷。

  为了更好地总结推广桂林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工程经验,从今日起,本报正式推出《桂林市第四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系列报道。

  □见习记者谢璧徽 赖伊婷 记者徐莹波

  “书记工程”让乡镇变化日新月异,更生态宜居

  坡屋顶马头墙、小青瓦吊阳台、木格窗骑楼廊、绿竹垂柳、白鹅戏水、鸡犬相闻……日前,记者来到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虎乡,一个独具桂北瑶汉民族文化特色的湘桂边关古镇———龙虎雄关古镇已重现英姿。

  曾经破旧的龙虎乡,为何如今风景美如画?改变,正是源于一场美丽的变革。

  “桂林坚持‘城乡协调推进’,以实施‘书记工程’为突破口,探索了一条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凸显文化、生态绿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桂林在广西率先启动实施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工程———以县(市、区)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县(市、区)选取1—2个乡镇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这项被称为“书记工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分5批次在17个县(市、区)打造74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一半以上。

  “书记工程”从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入手,让广大农村群众就近、就地实现了城镇化,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民心工程。各示范乡镇重点推进道路、农贸市场、污垃处理设施、供水供电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和提升,完善乡镇功能,为其“强筋健骨”。

  “实施示范乡镇建设,是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围绕这一部署,住建部门和各县(市、区)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全力以赴推进该项工作实施。”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从2013年启动至今,桂林市已分五批共启动建设74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全市共134个乡镇,占55.22%),共建设项目1800个,总投资约150亿元。其中,前三批44个示范乡镇已全部完成,建设项目1181个,完成投资约102亿元。

  2018年1月,桂林市启动实施了第四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计划总投资30.58亿元,建设项目484个。16个示范乡镇分别是:灵川潭下镇,全州石塘镇、咸水镇,兴安高尚镇、湘漓镇,永福堡里镇,阳朔普益乡、金宝乡,灌阳新圩镇,龙胜平等镇,资源瓜里乡,平乐大发瑶族乡、同安镇,荔浦青山镇,恭城莲花镇,临桂五通镇。截至目前,第四批各示范乡镇大部分已经开工建设。其中,开工项目456个,开工率94.21%;已竣工项目396个,竣工率81.81%;计划投资30.58亿元,完成投资21.9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1.90%。

  现在,桂林市又全面启动了第五批14个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工作,各县(市、区)正积极推进前期工作。未来,这些示范乡镇建成后,不仅让乡镇面貌日新月异,也会进一步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城镇经济发展为乡村“强筋健骨”,引领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

  “‘书记工程’完善基础设施,为乡村‘强筋健骨’,而产业发展的支撑,则为乡村发展注入了‘血肉’,让群众的口袋真正鼓起来。”在采访中,很多基层村干部感慨,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的干劲越足,发展越有希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桂林市自实施“书记工程”以来,城镇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产业支撑明显增强,产城融合明显提速,一大群特色乡镇快速崛起。各示范乡镇依托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积极推进产城互动、镇园融合,产业实力显著增强。

  资源县中峰镇是桂林市首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之一,该乡依托红提这一特色农业产业,引导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改善农村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临桂区六塘镇随着示范镇的建成,镇区店铺商业价值明显上涨,镇区铺面市场价值由城镇化建设前的1500元一平米升值到4000多元一平米;荔浦修仁镇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灌阳文市镇积极发展特色工业,为当地百姓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我们通过连续三批的示范乡镇建设,有效地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同时也扩大消费群体、改善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力、带动相关领域巨大投资需求。”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的推进,各乡镇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推进了产城融合,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当前,桂林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成效显著。各县(市、区)以建设示范乡镇为契机,深入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文化扶贫、电商扶贫、党建扶贫,将扶贫与就业就学、基础完善、生活配套、人文关怀统筹推进,多措并举推进脱贫攻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如龙胜瓢里镇对解决贫困户就业的企业予以资金、技术上的扶持,做强企业的同时,确保贫困户稳步脱贫;灌阳县新圩镇以红色旅游业、特色优势种植业为发展重点,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种植业直接带动沿线的新卫、和睦、新圩村的75户235个贫困人口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