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特色农业“走出去” 要养得活长得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近年来,我区农业对外投资聚集并深耕东盟,且逐步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初步形成了行业类别齐全、重点区域突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农业对外合作格局。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推进互补合作、促进互利共赢,鼓励和支持有实力、信誉好的本土特色农业“走出去”,并且养得活、长得好,成为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我国多省区海洋渔业部门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政府间平台建设,在东盟国家开展海水养殖、种苗培育等项目建设,效益日趋凸显。”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西区委主委杨静华发现,这种合作方式往往也面临产品标准不同、隐性生物物种安全、海洋权益保护等诸多问题。

  她认为,要彻底解决这种隐患,应建立中国与东盟各国多层级合作协调机制,对联合监管、协作进行规范。同时,建立中国-东盟行业企业服务机制,为在东盟国家开展海水养殖合作的中国企业和个人提供权威、及时的咨询和评估。此外,还要搭建区域性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定期举办中国-东盟海水养殖商务合作论坛及经贸洽谈会以及形式多样的展览会、推介会,带动国内水产苗种、渔需物质、扶贫劳务出口。

  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地理气候相近,农作物种类相似,广西研发的许多新品种和优势农业技术都可以在东盟国家直接应用。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农科院副院长陈彩虹认为,应充分利用广西的地域优势和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基础,加快广西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步伐。

  “从2017年起,广西农科院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南宁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广西)-东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研讨会,2018年参会外国专家达93人。”陈彩虹委员呼吁加快农科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广西乃至中国与东盟的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品种和技术输出,壮大我们的“域外农产品基地”。同时,她提醒应形成多国联动的综合防控体系,建立病虫害防控联合实验室,把疫病阻击在国门之外。

  杨静华委员呼吁加强澜湄流域鱼类繁育国际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她介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交汇点,水系鱼类资源丰富,但在如今过度捕捞和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急需各方加强合作,综合治理,共同致力于澜湄流域生态资源的保护,促进流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她建议在澜湄合作框架下建立澜湄流域鱼类繁育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广西大学等高校为依托,挂牌设立研究中心(实验室),组建理事会等联合管理联合研究中心,由湄澜流域各国担任理事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