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以特色产业拔穷根

  南宁讯 (记者/陈静 通讯员/贺亮军)我区农业部门围绕特色产业大做文章,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夯实脱贫增收基础,摘穷帽,拔穷根,全区产业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自治区农业厅牵头制定《全区有扶贫任务县(市、区)特色产业目录和认定标准》,遴选69个特色产业,贫困县重点发展“5+2”特色产业,贫困村发展“3+1”特色产业。建立了500多个产业扶贫项目的项目库、5000多名产业扶贫专家的专家库、3000多家企业的企业库,开展“千企扶千村”活动,推进企业与贫困村对接。组建20个产业技术专家服务团,持续开展“春季脱贫大行动”和“秋冬季大培训”活动,2017年全年举办各类产业技术培训班5660期,培训贫困群众37.5万人次。

  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夯实脱贫增收基础。2017年全区54个贫困县优质稻种植面积1027.52万亩,同比增加59.72万亩,增长6%;水果面积790万亩,同比增加44.57万亩,增长5.9%;蔬菜播种面积900万亩,同比增加20.7万亩,增长2.3%;完成肉牛养殖20.2万头,肉羊养殖20万头,生猪出栏845.7万头,家禽出栏20103.5万羽,水产养殖产量26.7万吨,基本形成了“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

  园区建设提速增效,辐射带动能力增强。2017年全区54个贫困县新增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30个,累计建成59个;新增县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7个,累计建成105个;新增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73个,累计建成142个。2017年54个贫困县共获自治区现代农业特色示范区项目资金3400万元。

  主体培育规模初具,减贫带贫作用明显。2017年全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303家,累计成立46716家;新增家庭农场1634家,累计成立8262家;全区共有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56家,自治区级示范社981家,市级示范社1122家。各地探索推广订单帮扶、股份合作、生产托管等龙头带贫模式,让广大贫困群众分享更多产业发展红利,一批扶贫新型经营主体逐渐成为带动脱贫的“火车头”。

  产业融合深入推进,提升产业综合效益。2017年,54个贫困县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2个,累计创建45个,占全区总数的39.8%。开展“产业富民”专项行动,重点打造1224个自治区级“产业富民”示范村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