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坚持实施“东向”战略 加快推动“三个实现”

 

  绿满梧州林满城。 陈健任/摄

  梧州市委主要领导到万秀区城北街道桂林社区参加“双报到”活动。

 

  梧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在长洲区大塘街道丰业社区参加“双报到”活动。

 

  蒙山县古皮新村 张 明/摄

 

  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凤凰村全景

 

  梧州六堡茶香飘天下。

  繁忙的梧州港赤水作业区。 何 鎏/摄

 

  梧州宝石耀九州。

 

  梧州森林覆盖率达75.85%,是名副其实的“绿城水都”。 李 泌/摄

 

  外国友人品尝梧州六堡茶。

 

  梧州素有“鸳江秀水世无双”的美誉,正在加速建设成为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

 

  亚洲最大的胶原蛋白生产基地—神冠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齐淑芳 唐 艳

  梧州市与广东毗邻,近年来,该市在坚持实施“东向”战略基础上,积极进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动“三个实现”奋斗目标落实,努力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基本建成西江黄金水道上向东开放的龙头城市,实现基本建成布局优化、生态宜居的桂东南城镇群核心城市,奋力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走在前列,为加快自治区“两个建成”宏伟目标多作贡献。

  A 党建篇

  西江党旗别样红

  作为广西第一个地方党支部的策源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梧州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照“抓基础、强根本,树立西江党旗红品牌”总体思路,为梧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年来,梧州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起步,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在强势展开全面从严治党的同时,坚持不懈筑牢信仰根基、强化“四个意识”,严明纪律规矩、扎紧制度笼子,大力推进反腐,赢得了全市人民的支持,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险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不断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市深入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大工程”,大力开展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的“双联系”服务活动,全面提高农村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千个支部万名党员进社区双报到”(以下简称“双报到”)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个性化。深化“双报到”工作,在全市57个城市社区开展以“宜居社区、平安社区、人文社区、和谐社区、智慧社区”为载体的“美好社区”创建活动,探索社区党建“互联网+”模式,在打造智慧党建的同时,积极构建智慧城市,不断丰富“西江党旗红”品牌内涵。

  数据显示

  梧州市在社区推行的“双报到”活动中,组织动员该市1206个党支部、12405名在职党员带头佩戴党徽,深入社区“真报到、真帮扶、真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解决社区公共需求2100多项、家庭需求6300多个,满足个人心愿一万多个。今年在该市57个城市社区全面开展的“美好社区”创建活动,则是“双报到”活动的升级版。截至今年9月底,该市2370多个支部、3.75万名党员先后深入社区,开展各类主题服务活动930多场次,超20万名群众受益;整合各类资金超10亿元,解决社区公共服务需求450多项,满足个人心愿需求2.4万多个。

  梧州在全市265个贫困村,全面开展“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的“双联系”活动,促使该市1338家单位与贫困村建立常态化共建关系、16569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建立常态化帮扶关系,不仅如期完成了2016年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还帮助岑溪市云开村、长洲区古道村等多个贫困村提前一年实现了脱贫摘帽。

  B 经济篇

  东向发展促转型

  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自治区“双核”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广西的“东大门”梧州正迎来千载难逢的飞跃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梧州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梧州至南宁、广州、深圳等城市开通高铁,岑溪至罗定高速公路、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西江机场开工建设,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建成通航,赤水港投入使用。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实现100%乡镇通硬化路,100%建制村通公路,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自2012年起,梧州分批次引入商贸物流、再生资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陶瓷建材等一批有规模、有效益、有水平的重点产业及企业,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区域产业合作成效显著。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磁场”效应初显,从珠三角等地区引进优质企业100多家,梧州先后与广州、佛山、肇庆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每年定期召开市长联席会议,目前共同商定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重点等合作项目和事项220项,总投资2467亿元。

  东向发展让转型升级持续加快。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砂糖桔、六堡茶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构建形成了十二大重点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该市产值超百亿元的园区增至6个。特别是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试验区建设快速推进、日新月异,试验区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梧州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和自治区实施的“双核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得到不断提升。同时,商贸、旅游、金融、电子商务、会展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成长。

  数据显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梧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实现翻番。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20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20亿元。

  C 生态篇

  沿江建设生态城镇群

  梧州绿树成荫,天蓝水绿,宜居的环境让每个到过这个城市的人念念不忘。那么,如何守护这方碧水、这片蓝天、这个“绿肺”呢?

  党的十八大以来,梧州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经过统筹推进新区拓展和旧城改造,完成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梧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大大拓宽,城市绿化率、森林覆盖率居全区各设区市前列,获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红岭新区功能日趋完善,苍海新区初步实现“成湖成景”的阶段性目标。统筹抓好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苍梧县六堡特色旅游名镇建设初见成效,岑溪市“一河两岸”中心区建设稳步推进,藤县与梧州市区同城化步伐加快,蒙山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数据显示

  目前,梧州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面完成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任务。大力实施“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5.85%,在全区保持领先地位。2017年,该市现有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比2011年提高了近23.4%,梧州市的“国家森林城市”通过国家复查验收。

  D 民生篇

  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

  党的十八大以来,梧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指向,始终与人民心连心,社会民生在共建共享中得到持续改善,梧州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新农合实现市级统筹,目前,该市共有各级各类医院43家、标准化村卫生室800多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全体居民。

  全面促进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在教育方面,截至2016年底,该市有幼儿园609所、小学720所、中学134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2.2%、97.4%和88.9%。

  大力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梧州市通过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一站式”提供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法律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乡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突破,荣获第四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并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全面推进梧州法治建设,成为广西第一批行使地方立法权的设区市,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获评为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

  2016年,该市民生支出达18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9%。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住房1.6万多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110户。实现了4.77万贫困人口脱贫、59个贫困村和龙圩区脱贫摘帽,今年该市脱贫攻坚目标是实现5.04万人脱贫、48个贫困村出列,蒙山县脱贫摘帽。

  E 创新篇

  深化改革强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梧州紧抓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对上积极沟通对接,全力争取各类重大政策平台和先行先试政策;对内精准聚焦补短板,着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进行攻坚。

  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全国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和长洲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两项国家试点任务。 作为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的29个试点县区之一,梧州市长洲区不久前基本完成农村“股改”。长洲“股改”不仅为中央深化“三农”改革提供了更优的经验样本,也是引导贫困户以土地、财政扶持资金入股市场经济组织运营,探索资产收益脱贫的新模式。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建设服务型政府,成立行政审批局,实现“一颗公章管审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突破。贯彻落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两省(区)领导、市为主体、独立运营”体制机制。落实好《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总体工作方案》和3个配套文件,创新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和投融资机制,率先在行政审批、人事管理、金融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提升试验区的自主性和发展活力。加快申报设立梧州综合保税区,着力推进试验区加工贸易园区、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区、两广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先后与广东省5个城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扎实推进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

  数据显示

  承接产业转移保持良好态势,“十二五”期间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92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82亿元,其中60%以上来自粤港澳地区。长洲区“股改”,科学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0.08万人,颁发集体资产股权证书32980本。核实集体资产总额23.04亿元,与改革前的2014年15.39亿元相比,增长了49%。2016年,长洲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5万元,高出广西平均水平2000元。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改革步伐加大后,产生磁石效应,目前吸引了近300家高科技企业入驻。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梧州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