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乡村旅游如何解决成长的烦恼

年接待游客21亿人次,但经营主体同质同构问题制约发展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不少城市居民外出的热门选择。据农业部统计,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

  红火背后,乡村旅游面临成长烦恼。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说,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规模的各类经营主体已达30多万个,但采摘园数不胜数,能细看可回味的不多,产品特色不明显,经营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同质同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产业健康发展。

  乡村游只是打牌吃饭?

  旅游爱好者王新在北京一家媒体工作,她经常利用节假日去周边游玩。王新说,周围的农家乐都差不多,基本上是吃饭、打牌、钓鱼老三样,玩过几次,很快失去新鲜感。

  “造成同质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规划师宋增文认为,有的乡村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景区建设简单模仿,盲目跟风;有的地方优质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传统村落、传特色物产利用方式粗放,特色不足。

  推进乡村旅游业态多样化,势在必行。宋增文建议,创新乡村旅游的新业态,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生态+”“文化+”“时尚+”等跨界融合,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开发民俗文化、养生养老、农业公园等新形式,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

  一些地方不断探索乡村旅游新业态。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干旱贫瘠,当地“无中生有”,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建设艺术长廊、个性客栈和创意工作室等,“农业+文化”,让这个300口人的村子实现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接近8万元。江西婺源县篁岭打造梯田花海、晒秋人家和古村民俗,发展“农业+休闲”,运营4年,产值过亿元。

  农家乐会不会挤出农民?

  乡村旅游成为投资的蓝海,不少工商资本纷纷进入。然而,有的地方出现外来资本把农民“挤出去”现象。

  “如何带动农民致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难点。”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灿强说,与单纯的景区建设不同,房屋、耕地等都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发展乡村旅游要取之于民,惠之于民。

  浙江省安吉县鲁家村,通过“公司+村委会+家庭农场+农民”模式带动村民。“鲁家村不缺旅游资源,但缺乏开发整合。”村支书朱仁斌说,村里与杭州一家企业合作成立经营公司,村委会占股49%,公司负责景点开发。村里发展了18个特色种养家庭农场,铺设4公里长的小火车轨道把农场串联起来。如今,9户村民办起家庭农场,17家农户开办民宿和农家乐,300多人在景区就业。把林地、耕地流转出去的,每年一亩租金600元;参加就业的,每年有2万多元工资;开办民宿和农家乐的,年营业额平均可达20万元,全村2200名村民还能享受公司的定期分红。

  乡村景区一定要高大上?

  乡村旅游应该如何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必虎认为,农村地区必须补上短板,完善排污、垃圾分类处理、网络信息等设施建设。比如自驾游营区是当前热门的乡村旅游模式,有的地方信息短缺,依靠导航的游客找不到目的地。

  “但要警惕乡村旅游建设进入另一个极端,过分追求城市化、公园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冯凌说,一些地方过度追求景区道路硬化,民宿贴瓷砖、装钢化玻璃,严重破坏了景观的和谐。在规划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游客舒适度,另一方面更要防止不和谐元素抹杀乡土气息。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健全,开发建设随意性大,与消费者的需求不相适应。下一步应该提高建设水平,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资金支持,这一难题亟待破解。陈晓华说,乡村旅游景区是多方位开放式区域,属于公共空间,改善发展环境,政府义不容辞,可通过整合财政资金,促进景区提档升级。鼓励各地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撬动金融资金,搭建银行和政府的对接平台,解决经营主体的贷款难题,加大对乡村旅游的信贷支持力度;还可通过PPP、众筹等新型融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让乡村旅游有人投、建得好、管得好。

  (王浩/5月21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