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扬帆奋进干为先 跨越发展阔步走

  贵港经济驶向快车道,正疾驰未来。 周开强/摄  

  贵港市委书记李新元在骊驹车业调研。  

  贵港市市长农融在桂平清隆机械调研。 潘金强/摄  

  贵港市江南工业园纺织车间。 周开强/摄  

  贵港工业支撑作用凸显。图为贵钢集团车间。 周开强/摄  

  气派而繁忙的贵港港。 黄大将/摄  

  黄金水道西江穿境而过。图为郁江河段。 张庆杰/摄  

  贵港明珠东湖是集园林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图为夕照东湖。 梁敏敏/摄  

  新建成的贵港市体育中心。 郑文虹/摄  

  “广西千岛湖”——贵港达开水库风光。 梁长育/摄  

  贵港城市新貌。

 

  1995年10月,国务院批准贵港市升格为地级市;1996年6月22日,地级贵港市挂牌成立,今年刚好20年。贵港,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郡,因自古以来遍种荷花,由此有“荷城”之美誉,如今更是成了“全国赏荷好去处”。

  20年来,贵港人们积极探索、开拓奋进,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座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实现翻三番,社会文化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1996年建市之初,地区生产总值为108.26亿元,2015年为865.2亿元,总量翻了三番;财政保障能力稳健提升,2015年财政收入72.75亿元,是1996年的11.3倍,年均增长13.6%;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均有较大突破,从1996年的2892元提高至2015年的2.024万元,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8.5%。

  从2015年起,贵港牢固树立“工业强市、工业兴市”理念,强力推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如今正朝着建设“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目标阔步前进。

  工业支撑作用凸显

  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稳步推进,目前贵港已形成以制糖、造纸、建材、电力、化工、饲料等为支柱产业和以冶金、机械、食品、医药、服装、羽绒为特色的地方工业体系。2015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85.89亿元,是1996年的15.7倍,年均增长12.9%,工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1996年的16.8%提高到33%。其中1998-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8%。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增长迅速。199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12家,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11家。工业行业结构有所变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比重、新兴的行业比重大幅提高,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成为支撑工业发展的主要行业。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在沿西江两岸布局了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江南工业园、覃塘产业园、桂平长安工业园、平南工业园5个沿江产业园区,2015年五大工业园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6家,实现总产值495.9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7.3%。

  服务业呈厚积薄发之势。建市20年来,第三产业获得长足发展,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总体呈厚积薄发之势。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342.72亿元,是1996年建市之初的9.1倍,年均增长10%。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成为第一大行业,2015年,公路水路客货运周转量是1996年的11倍;邮电业务总量是1996年的29倍;港口货物吞吐量是1996年的14倍,年均增长15%,稳居广西内河港口首位。行业发展逐步均衡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批发零售业所占比重从1996年的30.1%下降到2015年的18.7%,金融业、房地产业发展迅速。

  全面狠抓基层党建

  基层组织建设是基础。20年来,贵港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全面加强农村、社区、非公企业、“两新”组织和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得到全面夯实,党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压实抓基层党建责任。出台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及实施办法,推行“以强化党委书记抓党建责任为主体,以内容标准化、评议具体化、整改项目化为支撑”的“一体三化”述评模式,分不同层级制定了党建工作考核明细指标,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可量化、可操作、可追责。实施固本培元“六大行动”,创建“书记面对面”谈党建工作平台,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以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书记会商研讨形式进行,进一步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的责任。

  扩大组织覆盖影响。建立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专项整顿制度,通过基层自评、群众测评、组织考评和倒序排名的办法,分类定级、集中整顿。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大行动,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从12%提升到77.9%,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从12.3%提升到76.5%,扭转了滞后局面。探索实行屯级“一组两会”协商自治制度,把民主集中制创新拓展到屯级,效果明显,在全区乃至全国推广实施。

  强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依托全市1156个村级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探索开展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千站帮千村”直播课堂及分级分类精准化培训,通过千站直播、远教搭台、部门唱戏,让农村党员群众一步到位了解上级政策精神、接受教育培训。围绕扶贫攻坚工作,当前派出2527名“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驻村工作,其中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360名,工作向基层集聚发力。

  农业基础稳步发展

  农林牧渔业呈稳步发展态势。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01.46亿元,是1996年的3.7倍,年均增长5.2%。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由1996年的18.4%提高到2015年的22.2%,蔬菜种植面积比重也由1996年的3.1%提高到2015年的14.9%。水产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全市第一产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15年,肉类总产量、生猪出栏、家禽出栏、水产品产量等指标,都是1996年的2.2倍以上。201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0017万元,是1996年1906元的5.26倍。

  贵港属于优质天然富硒地区,土壤基本达到富硒土壤的标准,生产的水稻70%以上达到国家天然富硒农产品标准,排广西第一,具备了广西其他地方少有,可大规模、大面积连片开发富硒农产品的自然资源条件。近年来,贵港利用土壤含硒丰富的优势,培育出了一大批质优价高的农产品品牌,富硒米、富硒蔬菜、富硒水果……以“富硒”打造农民增产增收的“富路”,让这片古老的平原重新焕发强劲的生命力。

  2014-2016年,政府每年安排2000多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扶持和奖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建立“三品一标”基地、创建品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等。在广西率先组建了富硒开发团队和富硒土壤及农产品检测中心,组织引导了103家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富硒品牌创建和富硒农产品开发,培育和发展了“贵港富硒米”“西山富硒茶”等20多个富硒农产品品牌。

  2015年,贵港有57家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富硒农产品开发生产基地建设,参与富硒基地建设的农业龙头企业有21家;企业创建或与合作社、种植大户联合创建了富硒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37个,形成了水稻、茶叶、蔬菜、畜牧、中草药、莲藕、火龙果等优势富硒产品。

  港口交通“高速”发展

  港口货物吞吐量、船舶运力均占据广西半壁江山;公路对外实现出海、出边、出省快速通行,市内路网完善配套,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南广高铁及石龙至来宾、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相继开通,进一步拓宽了贵港开放发展的便捷通道……20年来,交通事业快速发展,书写了水陆联运、驰骋纵横的新篇章。

  作为贵港的一大名片,港口的发展带动了水路的繁荣兴旺。贵港港作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进入新世纪后发展更加迅猛,2003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我国西南、华南地区内河第一大港。至2011年,贵港港货物吞吐量达4108万吨,成为广西第一个吞吐量突破4000万吨的内河大港。港口的建设促进了全市水运的发展,2011年至今,贵港每年造船能力、货运船舶动力、年港口货物吞吐量三项指标均占广西一半左右,其中2015年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8.5%。

  1996年以来,通过实施重点路网建设和农村公路通达工程,至2004年,全市公路密度为21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汽车。到2015年,四级以上公路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98.7%的行政村通达沥青或水泥路。2015年4月,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有200公里,密度为1.88公里/百平方公里,贵港中心城区与周边的南宁、柳州、梧州、玉林等区内主要城市均通高速公路。

  铁路在既有黎湛线的基础上,2014年12月南广高铁全线开通,从贵港到广州仅需3个小时,还可直达北部湾,并把桂平市和平南县纳入高铁网,贵港从此进入高铁时代,中心城区和县(市)实现了“三通”(通高铁、通高速、通航运),水陆联运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群众交通出行更为便捷,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基本建成,公交线路实现全城覆盖;客运汽车可通往广西各大城市。

  城乡展现崭新面貌

  中山路两边傲然矗立的高楼大厦,成为贵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而新世纪广场和民族公园、马草江公园、东湖公园等,是这座城市新容新貌的最美点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尤其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贵港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扎实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品位不断提高,面貌焕然一新。

  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共有常住人口429.37万人,比1996年增加52.87万人。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框架不断扩大,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贵港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96年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2015年的70.52平方公里,市图书馆、博物馆、“天网”工程二期等一批重大城市配套设施相继建成,城区重点公共区域Wi-Fi实现免费开放,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综合管理也不断加强和规范。

  积极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改善人居环境。目前有垃圾处理站4个,污水处理厂7个,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58座。城市绿化建设硕果累累,各大公园建成开放,都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2015年绿化覆盖面积2800.2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1.33%,公园面积261公顷;淘汰2168辆营运黄标车,2015年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为320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新农村建设步入快车道。近年来,贵港市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工作抓紧抓好,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把城乡风貌改造、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整体打造同步推进,促进了农村生产大发展、生活环境大改观、乡风文明大提升。特别是2015年启动以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为重点的“生态乡村”建设活动,投入财政资金2.32亿元,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日益变好。

  文化生活极大丰富

  20年前,贵港市民的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是看电视、听广播,偶尔看一两场文艺演出,或到冰花摊上“卡拉OK”。如今,跳健身舞、组织乐队边弹边唱在广场、公园、社区随处可见,在高档的3D影院边享受着空调边看大片,在宽敞的礼堂听新年音乐会……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20年来,特别是“十二五”时期,贵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在文学艺术创作与生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文化产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事业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公共文化服务成绩斐然,完成了市图书馆、博物馆的建设,启动了市文化艺术中心、桂平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至2015年底,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52个、乡镇文化站73个、农家书屋1134个、数字农家书屋60个,无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86%,促进了公共文化均等化。初步建立起娱乐、网络、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图书报刊、印刷等门类齐全、运行规范、健康文明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

  广播电视传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15年底,全市73个乡镇已全部完成光纤传送广播电视业务,共架设光缆干线6268.32公里,有线电视用户数5.1242万户。无线发射台站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建成15座乡镇无线发射台站,发放直播卫星设备11.7万套,解决了50多万边远山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还实现了“一村一月一场电影”。

  旅游产业有新突破

  20年来,通过营造良好环境,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资金、技术、人才,整合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旅游产业实现了新的突破。1996年至2015年,接待入境游客从830人次增加到8.69万人次,年均增长27.7%;旅游外汇收入从15万美元增加到3280万美元,年均增长32.8%;接待国内旅游者从213万人次增加到1436万人次,年均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从3.9亿元增加到135.62亿元,年均增长20.5%。

  贵港是长江以南种植荷花品种最多的城市,在中国荷花品种数量上排名第二,目前有800多种荷花、200多种睡莲。近两年,贵港注重深度培育“荷”文化品牌,掀起了“赏荷花”“品荷菜”的文化旅游热,促进了贵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已逐步形成了集荷花科普、荷花基地游赏、运动休闲、婚庆摄影等于一体的贵港荷文化旅游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2015年荷花展活动期间游客数量超过了50万人次,贵港被央视新闻微博列在“全国赏荷好去处”首位。

  贵港还拥有国家4A级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平天山国家森林公园、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等一批极有价值、丰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如今共有24个景区(点),其中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