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华关于人才培养一席谈:“数据反转”折射“广西机会”

  “据统计,1990年至2014年,广西籍学生考取清华人数为1527人,考取北大人数为1031人,两校合计2558人。然而,这24年间直接返回广西工作的北大清华毕业生仅为120人左右,不到总人数的1/20。这意味着从广西走出去几十个尖子学生,可能只回来一个。”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14日在自治区科技厅调研时透露的一组数据引人深思。

  紧接着,他亮出的另一组数据却令人十分振奋:2011年至2014年,通过选调生制度从“985工程”高校毕业后到广西工作的已达680人,今年又签约了220人,合计900人,其中八成是党员和学生干部,超过八成是博士和硕士,这些选调生原籍遍布全国27个省区市。这5年间,单是北大清华就有342名优秀毕业生踊跃来桂。

  对应着24年120人与5年342人的数据反转,折射的是火热的“广西机会”。彭清华表示,当前我区发展面临多重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新定位新使命,全区各族人民正在奋力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广西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壮大、环境改善,广西对各方面人才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这也成为名校毕业生愿意来广西的核心因素。

  改革创新则是让高素质人才“方便来广西”的关键一招。彭清华说,在人才建设上,自治区重视做好“存量”和“增量”文章,以开放思维、改革举措,“搭起一些轻便的梯子”。大批名校优秀毕业生正是搭乘选调生招录方式创新等“轻便的梯子”而来,“不光是自己来,还动员男女朋友或配偶一起来,成双结对扎根广西。不少选调生奉献基层、服务群众,展现出开阔的视野和很强的能力素质。”

  “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绝非一日之功。”如何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彭清华提出:“组织部门要从党政机关的选调生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放到县乡基层去担任领导职务,使他们在艰苦环境和实际工作中摔打锤炼,打下扎实基础,赢得群众信任,在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一步步成长。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要把人才引进与项目、产业有机结合,让人才有事干、出成果,有成就感,尽快形成人才辈出、活力迸发、事业兴旺的生动局面。这是广西未来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