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艺“接班人”,你在哪里?

50余种广西民间手工技艺齐聚“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现场,但热闹背后,却透着“后继无人”的隐忧

  

  

 

  

 

QQ图片20130609093411.jpg

  ▲瑶族刺绣工艺精致细巧。

  

  7岁小女孩奉金凤在编织腰带。

  6月8日,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吊脚楼上,50余种广西民间手工技艺在这里展示。灵山岭头面具技艺、东兴独弦琴演奏、毛南族花竹帽编织、上思瑶族织锦技艺……传承人精彩的表演,吸引了大批观众。在掏钱抢购精美手工艺品的同时,不知有多少人注意到这些传承人脸上的落寞——能继承他们手艺的人,已越来越少

  传统手工艺 难觅后来人

  在“文化遗产日”民族民间手工技艺展示现场,前来参观的市民对纯手工艺编织的花帽、刺绣、织绣很感兴趣。在环江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展示摊位前,传承人谭素娟向众人展示编织竹帽的过程,市民们对花竹帽的精致啧啧称赞。

  谭素娟介绍,毛南族的花竹帽是女孩出嫁时的必备嫁妆,也是送给贵宾珍贵的礼物。它象征吉祥、幸福,也是毛南传统文化的标志。但因花竹帽编织程序复杂且需要足够的耐心,如今在环江,能编织竹帽的仅有3人。去年当地举办免费培训班,50多人参加培训,结业后仅两位学员记熟了编织要领,但仍不能编织出完整的作品。

  与花竹帽技艺的窘境相比,灵山岭头面具技艺更显危急——它很有可能面临失传。在展示现场,灵山岭头面具技艺的“当家人”商本伟站在台阶上,他亲手制作的面具作品沿着楼梯扶手挂着,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漆面闪着光泽。

  “我做了30多年的面具,整个村子就只有我一个人会做”,谈起自己的作品,商本伟满脸骄傲,却又难掩深深的失落:“收不到徒弟啊,我儿子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跟着我做面具。”这些面具在灵山农村颇为流行,表演者在郊野祭祀中,将面具戴在头上,跳一种名为“跳岭头”的舞蹈。面具的市场价均在六七百元一只,精制的面具还要更贵。虽然赚钱,但由于精力有限,商本伟每年只接一两批订单,每批顶多做10个。

 

  小小继承人 带来新希望

  在上思瑶族织锦技艺的展台前,7岁小姑娘奉金凤正在熟练地编织一条长腰带,只见一束束红、黄、黑色的丝线在她小手中上下翻飞,却丝毫不乱。她的母亲在一旁笑着说:“她4岁就开始学织锦了。”引来观众们的一片惊叹。

  离小姑娘不远处,一名长者神情陶醉地弹奏独弦琴。这是来自东兴的京族独弦琴传承人代表苏春发。他从5岁开始跟着父辈学琴,如今还会作词作曲。他当天演奏的曲子,就是自己创作反映东兴海边生活的《打渔归来》。

  “市面上的独弦琴得好几千元,我自己做才两三百元。”苏春发得意地告诉记者,他不仅会弹会唱,连乐器也是自己制作。而最令他自豪的事并非这个,而是8岁的小孙女继承了他的特长,在各类民族乐器比赛中演奏独弦琴,多次获得名次。

 

  产业化发展 探索新路子

  平南三利小刀的展位也吸引了不少观众,大家纷纷抚摸和试用刀具。有人说:“这是广西的老牌子,可惜现在不多见了。”平南三利小刀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可谓名噪一时。制刀人经过大大小小三四十道工序,才能生产出一把刀,产品远销东南亚。可是到上世纪90年代,平南民族刀具厂已名存实亡,刀具也因此停产。

  与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在现代工艺快速发展的今天,平南三利小刀由于锻制时间长,手工复杂产量很低。此外,众多制刀工人年事渐高,年轻人大多不愿学习这种传统工艺,锻制技艺的保护传承面临着工艺失传、传承人断档等诸多问题。到2009年,能够完全按照传统手工工序制作小刀的高手,只剩下15人。

  近年来,平南县开展了三利小刀锻制技艺保护工作,包括在平南小刀厂设立三利小刀收藏室,恢复一条完整的传统工艺生产线;保护好身怀绝技的老艺人(老工人);发挥传承人的“传、帮、带”作用,培养新一代平南三利小刀生产、管理人才等。目前,平南县拥有数十家刀具企业,这些企业既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技术,也结合使用现代的生产工艺,其中一些发展得较好,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 记者手记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家园,传统手工艺是祖辈留下的珍贵财富,一旦失去,也许再也无法挽回。

  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生产如何抵挡机械化生产的浪潮?传统手工艺和机器化生产是否能携手闯出一条路?也许有了产业化生产的资金与条件,才能更好地保护传统工艺;而传统文化的元素,同样也能通过现代工艺、现代材料来展现。

  一边抢救,一边发展,“非遗”保护的工程实在是任重道远。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的口号,还有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