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诚信拼服务提升旅游品质

   “三亚天价海鲜事件”曝光后,旅游市场的诚信服务问题再次引起高度关注。“3.15”活动日,自治区旅游局和南宁市旅游局组织旅游企业在南宁开展“旅游诚信经营与消费服务”宣传咨询活动,期间,不少市民投诉,我区旅游业存在许多不良现象。业内人士认为,我区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必须把握好服务质量这条生命线,争取在去年实现旅游总收入超千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软实力”,助推我区旅游业更快发展。

  打击违法行为不手软

  一些群众反映强烈、损害游客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所遏制。去年4月,有游客在桂林龙脊景区旅游时被假中药材“鸳鸯果”贩卖摊点欺骗,花钱买了假药材。接到投诉后,由龙胜公安、药监、工商、旅游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执法队在龙脊平安壮寨、梯田景区,对“鸳鸯果”等假中药材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缴,之后又连续进行明查暗访,龙脊景区内“鸳鸯果”等假中药材没有再出现。

  在“三亚天价海鲜”事件发生后,也给北海旅游业敲响了警钟。北海工商部门联合旅游、质监等部门对该市海鲜大排档逐家检查,劝诫商家恪守职业道德,诚信守法经营,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环境。加大对银滩、外沙岛、北部湾广场等旅游景点的巡查力度,严厉查处强买强卖、尾随兜售、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坚决打击“黑店”、“黑社”欺客、宰客,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损害北海旅游城市形象的行为,杜绝北海出现类似的宰客现象。

  去年以来,我区全面开展旅游专项整治,建立旅游监管与旅游监察互动联动机制,完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督办制度,加大旅游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和实施。至目前,全区共开展检查行动277次,联合其他部门检查58次,处罚违法违规企业49家,处理违法从业人员44人,取消23家星级饭店。

  经过一年多的整治,全区旅游环境明显改善,全年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各类旅游投诉明显下降。主要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明显提高,桂林和南宁排位比上年大幅提升,其中桂林的年度游客满意度排名全国第7位,第四季度排名全国第2位。

  24小时监控舆情信息

  “针对网络游客投诉和反映问题不断增加的情况,我们制订了网络值班制度,24小时监控各大网站关于广西旅游的舆情信息,发现旅游咨询和投诉问题,第一时间移交相关职能部门调查处理并尽快答复网友。”自治区旅游局有关人士介绍说。

  目前,我区旅游系统建立了全区网络旅游行风和舆情监察领导小组,跟踪引导网络旅游行风和舆情,就群众在互联网络上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和处理。自治区旅游局成为指派专人负责“旅游3·15投诉平台”留言办理工作的全国第一个省级单位。

  通过网络舆情监察和处理工作,扩大了观察和了解旅游市场和服务质量的窗口和视野,拓宽了游客维权和社会对旅游质量监督的渠道,有效地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和本地区旅游的良好形象。

  为了方便群众反映问题,自治区旅游局还在新浪、腾讯、网易、天涯、搜狐开通了官方“微博”,通过“微博”及时掌握了群众对旅游行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和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行风建设和质量监察,将旅游行政管理和服务直接延伸到企业,延伸到广大游客,直接面对群众。

  诚信经营比拼“内力”

  为了严厉打击“零负团费”、挂靠承包、胁迫消费、变相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去年11月,广西与海南两省(区)的南宁、柳州、桂林、北海、海口、三亚6城市就如何加强两省(区)旅游市场的监管与规范、维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交流。6市旅游主管部门以协议的形式,建立共同监管网络。

  各方约定,各旅行社不得组织“零负团费”的团队及散客,对外报价不得低于正常经营成本,提供旅游服务要明码标价,做到商品、服务项目、证书、发票四统一。严禁旅行社以任何名义向导游收取“人头费”、“带团费”或向海南地接社收取“返点费”等费用。

  同时,旅游主管部门还严格监管,采取相互交叉检查、联合执法检查、随机暗访等办法,对组接团社违规经营行为进行监管;出现有效投诉或违规的,一次处罚,二次从重处罚,三次以上不予通过旅行社年检;并通过北海、海口两市的公共媒体、旅游门户网站,及时曝光相关旅游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

  业内专家认为,旅行社应该杜绝一切不正当竞争。要诚信经营,挖掘更多的特色线路,以优质服务来吸引游客,只有市场规范了,才可能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