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历史坚定信念;爱国奋进创造伟业

——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是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首要和长期的政治和工作任务。

  十年砥砺奋进,绘写壮美画卷。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出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紧紧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引领亿万人民进行一场伟大的反贫困斗争。新时代以来,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毋容置疑,十八大以来10年,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回望百年奋斗征程,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我们党就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华民族开始艰难地但不可逆转地走向伟大复兴。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的先进,是最彻底的先进;思想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以思想的力量激扬奋进的力量,以理论的主动把握历史的主动,万众一心向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夺取新的更大胜利。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自觉将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念和牢固树立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与认清自我与国家关系、理性爱国和以人民利益为最终准则一脉相连的。以服务人民为最高宗旨,将爱国主义建立在热爱人民的基点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地考察一个人的价值,必须以个人的人生实践活动是否满足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促进人类的进步为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中,人的最高价值体现是以服务社会为实现形式的。这是因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提倡的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强调集体利益的真实性和个人利益正当性的统一。这种价值导向的出发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大利益。虽然我们国家还不富裕,我们的政治经济制度还不完善,但这恰恰需要我们同心协力去改变、去奋斗、去创造。道理很简单,国家、民族、民众和个人的利益和前途密不可分。没有祖国也就没有了自己。只有以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作为根本,我们的爱国之心,才能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爱国主义是与社会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内在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需要高度统一起来。党员干部要将爱国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指导下,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将爱国情感升华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志的高度。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应理性表达爱国感情,用实际行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爱国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理性利益上的认识。这种认识导致爱国是一种持久的道德品质,看重于这种情感所实际产生的效果。表达爱国需要通过理性、务实的渠道。情感与理性之间不存在矛盾。以“兴国”“强国”为目标和口号激励自我用实际行动来推动国家和民族前进的步伐。另一方面,理性爱国应表现出一种大局眼光和创新智慧。在“经济爱国主义”“消费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民族化”等口号和理论的面前,应准确认识国家的方向和现实处境,摆脱狭隘的民族主义,拒绝“表演爱国”,用开放积极的心态迎接全球化到来的挑战,以卓越的眼光和智慧将这种不可逆转的浪潮转化为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全球化的“双赢”“共赢”局面。

  历史和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工作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今天,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要在学习贯彻中认真领会,从而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习近平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要引导群众正确的公众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充分展示新时代干部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前进道路上,要深入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前行之路,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信心、守正创新,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言而总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持之以恒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黄荣军:巴马县交通运输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