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明县“三创优”举措搭建人才建功边疆大舞台

  近年来,宁明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树“人才是第一资源”观,紧紧围绕“引人、育人、用人”主线,聚焦人才建功立业,创新出台“三创优”人才工作机制,广引深育天下英才,让优秀人才在花山大地、南国边疆广阔舞台上展示聪明才智,建功新时代,为建设“边关名城”目标夯实了人才资源,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

  创优环境 栽好梧桐引凤来

  为了引进、留住优秀人才,宁明县创新思路,勇于破除壁垒,及时出台优惠政策,广招天下英才,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破除壁垒引人才。宁明县通过刚性宽条件招聘与交流柔性引进相结合,及时引进急需、所需人才。首先创新实行“免笔试”、“绿色通道”、“先上岗再考证”以及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等方式,招录了741名教师和90名乡镇医疗卫生人员,及时引进紧缺人才。同时,采取与发达地区互派技术专家、部门聘请专家顾问、与上级医院合作共建医疗联合体、教师团体进阶研修、乡镇建立乡贤会聚贤纳才、农村吸收科技特派员等多管齐下方式,广开门路,“柔性引进”县外各类人才3600多人“为我所用”。目前,全县拥有各级各类人才15161余人,平均约每21人中就拥有人才1名。

  二是优惠政策引人才。宁明县及时为全县114名持卡人才做好2021年“人才绿卡”年检换卡工作。2021年,全县投入229.69万元,落实人才特殊政治待遇、工作补贴、住房租赁补贴、绩效奖励等政策。制定出台边境特殊待遇政策,对边境人才给予特殊的政治待遇、工作补贴、住房补贴、绩效奖励等。两年来,全县落实专项补贴250万元,落实50套边境人才公寓,提拔重用了一批边境优秀干部。

  三是聚焦产业引人才。宁明县聚焦优势林业,着眼种植、管控、收购、加工、林下经济等各环节的管理和技术,引进、聚集一批专业人才。目前,全县创建了木材公司、三个大型木材交易市场、一个林业科技园区,完成了一批技术成果的转化吸收,引进了4家产值10亿元以上的林产企业,林业年总产值达30亿元。产业优势的强大吸引力,聚集了党政、企业、科技、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林产业人才1.2万人,在推动4.8万户林农增收致富上做出了人才贡献。

  创优平台 涵养沃土育英才

  为培育人才,宁明县创新载体和平台,推进人才成长。

  一是创设协作交流载体,互学共进育英才。在粤桂扶贫协作中,2021,宁明县先后选派教育、卫生、金融等7类人才共44名,新会区则派出51名人才到宁明县。在互派交流学习工作中,宁明县当地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二是搭建产学合作平台,产学互进育英才。宁明县不断拓宽视野,争取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共建产学合作平台,产学互进育英才。与广东犇匠公司合作办学,培养职校双师型人才;与崇左东盟学院合办就业实习基地,带动地方人才成长;与广西师范学院、崇左东盟学院等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旅游人才监测点,培养旅游人才等。

  三是聚焦乡村振兴阵地,精准培训育英才。宁明县聚焦乡村振兴人才能力素质提升,精细化分类培训。在城中镇宜景社区、亭亮镇天西村、峙浪乡派台村、爱店镇安福社区等4个乡镇挂牌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双培双促”实训基地示范点。将全县13个乡镇人才划分为农村生产经营等五方面人才,再将五方面人才培训对象细分为农村合作社带头人等30多个小类人才,先后开设139班次培训,覆盖11671人次。

  创优机制 搭好舞台展英才

  为用好人才,让人才充分展示其聪明才智,建功立业,宁明县紧紧围绕全县重点中心工作,创优机制,为优秀人才建功“边关名城”创设良好环境。

  一是实施差异化考评,比学赶超展英才。宁明县在推进“六大行动”、“五项工程”目标任务中,实施差异化考评,重点考评实绩实效,对成绩突出的乡镇和单位,分别给予“突出贡献奖”、绩效考评综合奖,给予5-10万元的奖励,班子成员优先评先评优,并列入干部选拔任用正面清单;成绩比较差的,将扣发一定的绩效奖金,相关领导不得参与评优评先,并列入干部选拔任用负面清单。

  二是聚焦重大项目,克难攻坚论英才。宁明县聚焦推进重大项目,在克难攻坚中试才、识才、论英才。这些重大项目,主要包括工业富城行动中打造的“四园一基地”,即糖业循环产业园、木材加工产业园、动物饲料加工产业园、肉类食品加工产业园、能源开发基地;在城建美城行动中的推动“三区合一”,即碧桂园商住片区、花山新都片区、东湖片区;在实施教育兴城行动中的建设1所高中、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6所幼儿园。(李静 胡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