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间文艺队生存调查:在热闹与冷清之间

  简陋的大棚、谷场、屋檐下、山脚边……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只为那一出戏,这曾是民间文艺队留给人们的印象。或天蒙蒙亮,或入夜时分,生活在农村的人们,总能听到那一缕古老的音韵,纯正的、不纯正的,带着些许家乡口音的戏曲如小河流水叮咚般在耳边久久不离,余音常绕。俗话总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应该是“一方水土养一方戏”了吧。君不见那《清水塘边》、《梁祝》、《高文举》、《秦香莲》等剧目如今在农村还大受欢迎。

  据有关资料显示,广西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着近4000个民间文艺队,以其人少、队伍灵活、掉头快、投资少等特点活跃在防城港、玉林、北海、邕宁等地。在2007年的自治区文化厅优秀村(屯)文艺队评选活动中,有40支文艺队榜上有名,成为地方文艺队的领头羊。曾经有人认为地方文艺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市场经济的“侵入”而消失,但如今民间的这些文艺队依然以第一地方文化的姿态存在,成为老百姓茶饭之余最好的娱乐的形式。

  游弋于民间 扎根于乡土

  一直以来,农村是民间文艺队的养生之地,发展之沃土。可以说,离开了农村,民间文艺队就称不上是民间的,也就更没有发展可言。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维系民俗文化多样性、丰富人们生活、教化民俗等多方面的重任,民间文艺队常常以步代车,游弋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扎根于古朴的乡土。

  防城港就有着这样一个剧团,给发展中的防城港带来更多的文化气息,这就是防城区茅岭乡采茶剧团。走在茅岭乡崎岖的小路上,白天也许感觉不到什么,但到了晚上,那气氛可就不一样了,乡里的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围着简易的舞台、伴着昏黄的灯光、有节奏的音乐,津津有味地看着《翠玉投江》、《高文举》、《秦香莲》等各种采茶剧目,那气氛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古老的岁月里。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采茶剧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风雨历程。多年来,剧团演出走遍全区各乡镇及周边的钦州灵山等地的50多个乡镇,800多个村庄,年均演出200多场(次),总收入10万多元。

  除了茅岭乡采茶团,玉林的玉豸陂头采茶团也很出名。以“发掘千年文化遗产,继承陂头传统采茶”为宗旨的玉豸陂头采茶团,把陂头采茶视为传家宝。上世纪采茶团的第四、第五、第六代传人创编演出的几十支曲谱如《水仙花》、《陈世美》、《满江红》、《三包头》、《尼姑下山》、《纱窗会》、《百花亭》、《点茶曲》、《摘茶曲》等仍有保存。而采茶团根据丰富的农耕、航运的生活经历,创编的经典《采茶舞》、《撑船舞》、《五更舞》、《十打舞》等极富生活气息的采茶戏,也代代相传。

  “走出去”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自古以来农民自成一家,而民间文艺队则以农村为阵营,从来没想过“从农村向城市包围”,因为他们总以为城里人不喜欢这种“不高雅”的曲调,因而一直圈窝于农村,也就少了接触、了解世界的机会。但是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针的提出,让更多的人重视到了文化的发展,也让民间文艺队看到了生机。近年来,随着广西的发展,特别是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促进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南宁也正在向区域国际化城市方向发展,南宁的文化底蕴从不足而逐渐发展,形成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其中也少不了民间文艺队的基层工作。民间文艺队逐步走出农村,进军城市,“走出去”让民间文艺队登上了“大雅之堂”,风骚一时。

  说起“走出去”,我们不得不提一下那路村八音队,组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那路村八音队,从组队的艰难,到文革的冷落、沉寂,到改革开放的复苏期以及发掘、继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弘扬、振兴期,再到现在的远近闻名,其足迹遍布了周边县城、乡镇、农村。多年的发展,队中有了一等一的“高手”。据八音队现任队长黄富贺介绍,队中骨干黄才定心灵手巧,多才多艺,是个山歌手和吹打乐能手。1983年,他入选当时邕宁县文化局组建的以农民为主的“邕宁壮族八音队”,经常随班频繁演出。1998年春,黄才定随队应邀到南宁心圩参加区农民春节联欢晚会,广西电视台进行了拍摄,随后被中央电视台一台、二台、四台转播。中央电视台还到邕宁专访。1999年至2001年,又先后参加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暨中国“百花金鸡电影节”、宜州市“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第四届“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2003年,八音队应邀代表南宁市参加杭州市“西湖博览会”民族风情表演,同年参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八桂狂欢游”表演,获第一名。2004年、2005年,邕宁壮族八音应邀参加南宁国际龙舟邀请赛开幕、闭幕式迎宾表演活动。除此之外,黄才定对各种乐种无师自通,仅仅用“参师”的形式便获得了吹打乐各乐种行家的认可。他制作的唢呐和笛子,不但外形美观,定音也很准,经广西艺术学院教授钢琴定调,合格率达百分之百。

  与那路村八音队相媲美的还有曾轰动京城的北海市海城区红叶艺术团。屹立于在美丽北部湾畔的红叶艺术团,成立于2004年7月,队员是清一色的“娘子军”,最年长的“大姐大”已六十有二,最年轻的也是五十出头了。建团四年来,红叶艺术团积极参加区、市、县各类文艺演出近百场。2004年在参加北海市首届社区文艺会演中,以舞蹈《好收成》荣获一等奖。2005年在文艺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举办的“夕阳秀-第二届华夏中老年艺术大赛”中,学员刻苦练功演出,用自己的心血在首都演绎出了一台别具海洋文化特色的舞蹈《网娘》并获金奖,轰动北京城,这是红叶艺术团四年来的亮点和成绩所在。2008年5月,全国首届全国中老年健身歌舞才艺展在北海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老年艺术团体共27个,共演出44个民族风格各异的舞蹈,红叶艺术团以《中国妈妈》和《疍家渔娘》两个舞蹈一举获得16个全国金奖中的两个。在第三届泛北论坛举行期间,红叶艺术团被邀请参加专为与会的东盟各国和国内嘉宾表演《奔腾的大海湾》,这是红叶艺术团与专业舞蹈团体一起参加高档次的大型会演。而随后在香港举行的第五届世界华人“金色年华”中老年国际才艺邀请赛中,红叶艺术团以《中国妈妈》和《疍家渔娘》两个舞蹈节目,一举征服评委和观众,分别为珠城北海捧回该邀请赛的“大金奖”和“金奖”。

  改革春风的吹拂,让那路村八音队与红叶艺术团等民间文艺队扩大了影响,出尽了风头,打造了名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让外省,让中国,让全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生存虽有道 困难仍重重

  来自于民间,扎根于民间,保持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这是它的生存之道。文艺队的数目因年而变,新的出现了不为奇,旧的去了也不足为怪。而我们在采访中得知,热情,坚持、创新是生存的法宝。茅岭乡采茶剧团团长叶志颜说“坚持巩固,热情服务”是剧团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的关键。玉豸陂头采茶团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借助企业的雄厚实力,也在向前发展;而八音队队长黄富贺也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武器”,“关键是坚持,坚持打造名声;二是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提高”。与此同时,民间文艺队与群众密切联系,做到有求必应,热情送戏上门,并结合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自编成现代剧目和采茶说唱、山歌等形式进行表演,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李为民说:“如果农村的文化生活仅靠专业文艺队每年下乡表演那么几次,根本就满足不了农民的精神需要,它们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形式来丰富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自己的表演欲望是难能可贵的。”

  尽管民间文艺队在专业剧团之外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但这并不能证明什么,也并不能说明什么。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在这个电影、电视、互联网盛行的文化多元时代,许多地方文艺队正面临危机。

  众多民间文艺队成立的历史悠久,因而曲目也较古老,年轻人对其没多大兴趣,因此,民间文艺队人才青黄不接。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和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出去打工的年轻人不再留恋家乡的娱乐形式,只有老年人由于受到地方戏的熏陶比较重,还在骨子里喜爱着那些古老的戏曲。“喜欢学的学不了;能够学的不来学。”八音队队长黄富贺一语道出了寻找继承人的困难。

  不计报酬,让民间文艺队生存的生存之道喜忧参半。因为不计报酬,地方文艺队才能在广大的农村扎根;然而也正是因为不计报酬,地方文艺队的资金来源甚少。政府重视不够、缺少扶持引导,没有企业商家的赞助。红叶艺术团上京演出都是自己掏钱集资,勉强凑够费用。此外,观众群年龄日渐老化也是民间文艺队面临的一大难题。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民间文艺队的活动阵地正在逐步缩小,而一个艺术形式的消亡前提,就是观众锐减,市场极度萎缩。因此演出市场的培育以及培养新的年轻的受众群体是当前地方文艺队面临的重要问题。

  有关专家认为,像采茶戏这样的古老戏种要得以传承,领导是根本,人才是关键,宗旨是生命,制度是保证,演出才能求发展。而面对当前难题,李为民处长认为,民间文艺队只要坚持,并逐步走市场化道路,寻找更开阔的观众群体,在资金方面寻求企业的帮助或扶持,解决资金来源问题,相信民间文艺队会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