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撑起农民健康的保护伞


  新闻背景:
  今年,我区新农合工作开始由试点转向全面铺开,最近全区又增补21个县(市、区)为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增补后,广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市、区)总数达到88个,占全区109个县(市、区)的80.73%,覆盖农业人口3600多万人。

  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渴望得到医疗救助,“小病拖,大病捱,重病再往医院抬”,这在农民中很普遍,因病致贫、返贫,贫病交加,成为农民绕不出的怪圈。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撑起农民健康的保护伞,能让更多农民看得起病,感受到党的温暖,这是政府的民心工程。

  而落实好财政补助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是做好新农合工作的关键。

  为此,自治区财政将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新农合扩面要求,足额安排补助资金。中央财政从今年起改变资金拨付办法,由原来每年按照75%的比例预拨调整为全额预拨。今年,地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0元,即自治区负担11元,比上年提高3元,市和县负担9元,比上年提高2元。

  今年6月中旬,记者在自治区财政厅人员的陪同下,到我区最早推行新农合的陆川县调查,感受新农合的温暖及带给农民实实在在的好处。

  6月12日,陆川县乌石中心卫生院走廊的长条凳上,罗小琴夫妇正抱着他们10个月的小孩进行头部吊针,小孩发烧了。为治病,这几天他们已花了80多元。可他们并不特别忧心,“小孩一生下来就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60%的药费可以报销”。在陆川,已有66.6万人和这个小孩一样,享受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带来的好处。

  三多一平稳三满意

  陆川是我区最早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三个县之一,实施新农合制度的4年来,已取得了“三多一平稳三满意”的效果。

  陆川县卫生局局长万学成说,一是农民参合人数逐年增多,已由2003年的49万人增至2007年的66.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比例由63.94%上升到80.34%;二是农民获得的补偿逐年增多;三是医疗机构业务量逐年增多,全县医疗业务收入已由2003年的5964.25万元增至2006年的9219.02万元,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由试点前的23.95%上升到2006年的79.68%。

  新农合基金运行平稳。到2006年底止,共筹集资金6636.63万元,补偿农民医药费用共5423.95万元,基金运行安全。

  万学成说:“对于这样的局面,农民兄弟满意,党和政府满意,农村公共卫生也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陆川县2003-2006年间,孕产妇死亡仅为5例,婴儿死亡率由2003年的11.66%降到2006年的7.42%,各种可防性传染病明显降低,全县连续三年无大疫情、无大食物中毒、无大医疗事故发生;医疗单位满意,新农合的实施,相关配套资金的到位,极大改善了医疗服务设施和环境,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效益好转。

  10元解决农民看病难

  农民渴望得到医疗救助,在农村,“小病扛,大病捱,重病再往医院抬,实在不行就往家里拖”这在农民中很普遍。因病致贫、返贫,贫病交加,成为农民绕不出的怪圈,“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院一礼拜,一年活白干。”新农合制度的实施,这种现象得到了改善。

  在陆川,起初农民每人每年只需交纳10元,就可以得到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的20元。今年开始,农民还是只交10元,但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提高到40元,账户资金达到50元,以后看病,门诊挂号费可免,一切检查费减免30%至50%。生病到乡卫生院住院能报销60%,到县里、市里住院也分别能报销35%、20%,封顶3500元。此外还设立农民家庭账户,实行门诊报销。

  农村中的五保户和特困户的10元钱则由民政部门资助代缴,试点工作以来,已为6.1万人次缴交61万多元。

  今年起,农村双女户、独生子女户纳入政府代缴费用的范围,慢性病和住院分娩列入补偿范围,符合计划生育的育龄妇女报销金额也提高,如果是顺产,实际只花150元左右就可以了。

  陆川还将新农合制度与医疗求助制度结合,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即在新农合总基金中提取5%作为新农合大病救助基金,与民政救助资金一起对特困病人、五保户等特殊人群实施大病医疗救助,由县合管办和民政部门给予报销和补助。

  陆川县大桥镇雅松村26队村民池坤元2005年因患悄毒症,花去医药费1.4万多元,获得了3000元的报销,考虑到他的家庭十分困难,经县、乡合管办核实,再给予2000元的大病医疗补助;2006年又住院用去医药费4万多元,获得补偿满3500元后,从大病救助资金中补助6700元。池坤元非常感慨:“没有合作医疗就没有我这个家了。”

  “卫生院就像建在家门口”

  以前的农村卫生院条件极其简陋,医务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很多医务人员去了广东。农民看病不是往县里跑就是到条件差的个人诊所。

  2003年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投入1210万元(含国债资金673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相当于试点实施前20年的总和。乡镇卫生院已完成了新建、改建、扩建14个,购置了X光机16台、B超机16台、心电图机16台、半自动生化仪16台、急救设备14套、更换不锈钢病床360张。

  陆川大桥镇卫生院面积原来只有136平方米,试点工作推开后,获得国债支持,2004年重建了占地5亩多的新卫生院。不仅有简单的门诊分类科室,还有住院的病房,医务人员也有47个。“这一切在以前真的不可想象”,看着现在干净漂亮的卫生院,院长非常感慨。

  为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小病不出门,大病不出县”的待遇,陆川在全县确定了596个符合条件和标准的村级卫生机构作为参合农民的定点医疗机构,平均每个村有3个以上卫生所为参合农民提供门诊服务。

  陆川县马坡镇妇女余燕,临产前给镇卫生院打了个求助电话,虽然有10公里的距离,但半小时不到救护车就把她送到了医院妇产科。“真没想到啊,现在住院医药费不仅能报销,而且卫生院的车还免费送我来住院。”

  目前,全县86.73%的门诊农民在乡镇医疗机构就诊,68.32%的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农民获得了就近、快捷的医疗服务。

  财政的力量

  财政资金是新农合资金来源的主体,这么大一笔资金怎样才能足额及时到位并确保安全?

  我区财政部门由此承诺将做到四到位:缴纳资金到位,预算安排到位,预算执行到位,资金拨付到位。改进报销方式,尽可能实现出院即报,及时支付。合作医疗基金做到“银行管钱不管账,经办机构管账不管钱,合作医疗基金封闭运行”。

  在陆川,2003年到2006年,经办机构业务费县财政每年都安排在10万元以上,人员经费也列入财政供给范围,用于新农合的财政经费也及时安排到位,4年间,中央、区、市、县四级财政共补助资金4431.23万元。

  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账钱分开,保证了“收钱的不管钱,管钱的不摸钱,付钱的不管账”。由人大、政协、审计等部门组成的监督委员会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坚持每半年审计一次,每月通过媒体公示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一部分身体健康的农民,参合后有怕“吃亏”的心理,县里就设立《农户健康储蓄卡》,建立家庭个人账户,每年定额包干使用,报完即止,资金有结余的结转下年度使用。县定点医疗单位还免费为参合的健康农民体检及提供相关的健康服务。

  然而新农合刚推出的时候,很多农民不相信有“农民看病也能报销”这样的“好事”,或者认为,交了钱,不是诅咒我病嘛,任凭工作人员说破了嘴也不愿意掏这10元钱。

  陆川沙湖乡农民谢祖生一向身体硬朗,工作人员几次入户宣传后,便赌气似的交了10元。后来谢祖生意外被牛斗伤,花了1万元医药费,当领到3000元报销款和3000元大病救助金时,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没想到,我只交了10元却能得到这么多补助”。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今,新农合已在当地群众心中树起了口碑,“现在,只要出个通知,村里90%的人都会主动来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