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广西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文化关系

  广西从2005年起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开发成员之一。参与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的机遇,对于广西来说,非常宝贵,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广西壮侗民族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泰佬掸诸民族的文化相似性为广西参与到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经济建设之中提供文化连接的基础,广西以文化项目入手将占有先机。

  文化特征

  广西是一个富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省份,集中居住有壮、侗、水、京、苗、瑶、仫佬、毛南、仡佬、彝、回等11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广西文化的一个大特征。广西要参与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的建设当中,必须对该区域的文化态势有所认识。

  大湄公河次区域即湄公河所流经的区域,包括中国云南省、缅甸东北部、老挝全境、泰国东北部、柬埔寨东部和越南南部,全流域的面积是8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6100多万。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文化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古代文化遗产丰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文明源远流长,考古学研究发现了诸如越南的东山文化、和平文化等在世界有影响的古代文明。柬埔寨的吴哥窟是高棉民族文明的代表性作品。老挝的古都琅勃拉邦还耸立着金碧辉煌的皇帝时代的皇宫以及占巴塞瓦普寺风景区供给人们游览。泰国的素可泰历史城镇、阿育他亚王城、班清考古遗址都是泰国文明的象征。越南顺化的古都也是越南文化的象征之一。

  第二,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最为明显。在大湄公河次区域里,居住有藏缅族群、孟高棉族群、壮泰族群等多个族群,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表现出民族文化多样性。同时,京族、佬族、泰族、高棉族、缅族分别是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缅甸的主体民族,引领着本国文化发展的主流,代表着本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并影响本国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

  第三,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小乘佛教流行的区域。小乘佛教向这个区域传播大概沿着三条线路:一是从斯里兰卡到柬埔寨,再从柬埔寨进入老挝;二是从斯里兰卡传入泰国;三是从印度传入缅甸,再从缅甸传入老挝北部地区和西双版纳。到十三、四世纪的时候佛教就已经成为这个区域最重要的、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的宗教。当然,必须指出的是越南地区所流行的是从中国传入的大乘佛教,越南中部的古占婆地区也曾经受到印度婆罗门教的影响。

  第四,现代教育已经结出硕果。在大湄公河次区域里的国家中,现代教育体系自从近代建立以来,大学、中学、小学的教育活动在各国已经实现平民化,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泰国的朱拉隆功大学、玛希多尔大学、越南的百科大学、缅甸的仰光大学、老挝的国立大学都是所在国家的主要大学,泰国的朱拉隆功大学还是亚洲名校。这些学校担负着为各国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是大湄公河次区域文化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

  第五,文化消费水平较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中国、泰国、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广播每千人的拥有率、电视每千人的拥有率、平均年看电视率都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差较大。这说明在大湄公河次区域里,文化消费水平与古老文明历史不相协调,其文化事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文化关联

  居住在广西境内的壮族、侗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越南的岱族、农族、缅甸的掸族、印度阿沙姆邦的阿洪人等共27个民族所共同具有的文化,比如吃饭稻羹鱼、住干栏房、使用铜鼓等很多文化风俗都是一样的,特别是这些民族所操持的语言都属于侗台语族,口音非常接近。这是广西可以同湄公河流域五国建立文化关系的基础之一。实际上,广西民族研究所已经利用这个连结点与泰国学术界建立了比较多的联系。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这是一种可以资本化的资源,可以利用它在湄公河流域建立起民族文化旅游的路线网络,同时还可以开展建立民族文化生态村、民族博物馆等民族文化保护项目进入大湄公河经济区。

  就目前的状况看,广西同东南亚各国在文化合作上仅限于留学生交流的层面,东南亚国家到广西来学习的多数是本科这个层次的,硕士、博士很少,而且本科层次大多数是学习汉语的。所以,在东南亚留学生到广西留学的问题上,广西在进一步提高数量的同时,也注重提高留学生培养的层次,除了培养本科生,还要培养硕士、博士,还要开设更多专业的留学计划。特别需要做的一件事是广西或者是全国应该设立一个面向东南亚的学术基金,一方面资助东南亚国家的学生到中国学习,另一方面资助中国学生到东南亚国家去学习和从事博士、硕士论文的研究。这样才可以让双方的学术交流正常地、长期地开展。文化合作不仅是留学,还有其他的方面,比如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艺术表演、著作交换、设立专门图书馆等等,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广西目前的东南亚人才培养主要有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职业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高校所培养的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缅甸语、柬埔寨语、印度尼西亚语等小语种人才,其中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主,而且广西民族大学已经将东南亚语的教学扩展到经贸商旅等其他专业。广西目前这种综合性的人才比较缺乏,过去那种只学习东南亚语言、历史、法律等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目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文化关系是国际关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支柱。文化关系不仅能使国与国之间业已长期存在的关系更为紧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在接触甚少或毫无接触的国家之间创建一种新的联系——智力联系和精神联系。所以,广西利用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文化关系作为参与经济区建设的切入点是上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