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阳朔”“四种文化”彰显魅力

  近年来,阳朔县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形成了“旅游文化”、“节庆文化”、“群众文化”和“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文化体系,为旅游名县增添了文化内涵。

     旅游文化:赋山水以灵魂

     如果把山水风光比作外在的形体,那么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一批文化项目的成功开发则让山水有了“灵魂”。集“名山、名水、名城、名人、名剧”于一身的《印象·刘三姐》将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传统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融于山水,还原于自然,成功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创造出天人合一的境界。

     《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不仅为项目本身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而且极大地带动了阳朔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此,《印象·刘三姐》先后于2003年和2004年被评为全国文化产业典型案例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并推动了该县旅游文化的不断发展。除了《印象·刘三姐》之外,“世外桃源”景区等一批旅游文化产业项目的建成,也在不断为阳朔旅游注入人文魅力。

     节庆文化:立体展示独特地方风情

     地处漓江沿岸的阳朔自古就有“白沙渔火”、“兴坪渔火”、“古座塘渔围”等著名的夜渔景点。为拓展旅游的发展空间,阳朔县将这种特有的“捕鱼文化”整合起来,打造了独有的“漓江渔火节”。自1999年首次举办漓江渔火节以来,每届漓江渔火节都以独特的创新手法,吸引数万中外游客和近百家新闻媒体云集阳朔,形成了本土强势文化旅游品牌。而从举办第六届漓江渔火节开始,该县还在延续历届渔火节的基础上,推出阳朔金桔节,让漓江渔火、阳朔金桔这两大本土品牌强强联手,旅游资源和土特产品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形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格局。如今,每年的漓江渔火节暨金桔节已成为阳朔第四个“黄金周”,带旺了全县冬季旅游市场。

     除此以外,福利“五月八”、白沙“六月二十三”、兴坪“九月十九”、高田“三月三”、普益“十月香”等传统民间节日活动,蕴涵着不同民族、地域间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在举办传统节庆时,组织者还为这些节庆赋予了更多健康向上的新元素:节庆期间,除开展各种传统民间戏曲歌舞表演、体育竞技外,还进行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展销、民间旅游推荐等活动,在传承本土文化,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还打响了地方品牌,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群众文化:全面激发城市活力

     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而群众文化的活跃正是阳朔文化繁荣的生命力所在。通过十多年“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全县目前已经形成了上级送文化与基层群众参与文化相结合的群众文化格局——全县76个业余演出队立足农村,以9个乡镇的宣传文化站和72个村级文化室作为基层文化阵地,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不定期为农民朋友送上文化大餐。近年来,该县福利镇、高田镇相继获得国家文化部、自治区文化厅“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和“全区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该县还十分注重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艺人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目前,全县共有包括摄影协会、文学协会、书法协会、诗词楹联协会在内的民间文化团体6个,会员500多人,其中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4人,省(区)级文艺家协会会员49人,市级文艺家协会会员78人,文艺创作队伍实力雄厚,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阳朔县的文艺家们出版各种文学、书画、摄影专著达50余部之多,在国内外发行近百万册,荣获全国和省部级奖项作品100多件。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

     宜人的山水风光,让阳朔自古以来成了名人云集之地。这些历史名人在阳朔留下的历史痕迹,已衍生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

     除此之外,目前阳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着特有的南方风俗文化。西街作为一条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老街,如今已成为中西文化交汇地,游客如潮;高田郎梓、福利古镇、兴坪渔村、白沙旧县、葡萄古石城等地的古民间建筑群,见证了阳朔的古老历史文化,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每逢地方节庆,耍大头狗,舞板凳龙,串排灯,吹奏傩乐等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表演成为新的民俗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