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一西汉炼铁遗址有新发现


  近日,北京科技大学专家学者在平南县六陈镇登塘西汉炼铁遗址进行学术考察研究时,新发现了一处冶铁炉址,挖出一个炼铁残炉。这对人们进一步研究西汉时期的炼铁技术有重要大价值。

  六陈登塘西汉炼铁遗址是广西乃至岭南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冶铁遗址之一,对研究冶炼史和冶铁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遗址位于平南县六陈镇,在由南至北走向的大妙村六浊冲岭、铁屎塘到登塘村的六穴岭、坡咀屋背山、铁屎尾、顶龙岗、茶岭和合水村的猪肚岭等10多个山岭上,都遗存有冶铁工场遗址,登塘村的大头冲还遗存有古矿洞。整个遗址覆盖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1987年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数量不少的铁矿石、废弃的残风管及炉壁、铁渣和炼铁用木炭;在炼铁工场周围还采集到部分水波纹陶片、方格纹陶片、人字纹陶片,以及陶纺轮、砺石等器物。1994年7月由自治区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2月底,北京科技大学的黄全胜、曲用心博士曾到遗址进行学术考察研究。今年11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的李延祥博士导师和黄全胜博士,在平南县博物馆、六陈镇政府的协助下,又到该遗址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他们行走了10多个山岭,采集了铁矿石、铁渣和炼铁用木炭及陶片标本。令人惊喜的是,在坡咀村屋背山顶西南坡上发现了一处冶铁炉址,并挖出了一个冶铁残炉。通过对该炉的数据测量采集,对西汉时期该遗址的冶铁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李延祥博士导师在该遗址进行实地考察时指出,根据研究,平南县六陈镇包括周边的桂平罗秀、北流、容县这一带,普遍发现了汉代的冶金遗址,北流、容县那边是炼铜的,而六陈周围主要是炼铁的。据史料记载,我国中原在汉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先进的炼铁技术;从现在发现的六陈炼铁遗址上看,与中原的是同一类型。它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原炼铁技术在2000多年前向岭南地区传播,及岭南地区早期开发炼铁的历史等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