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有多少理由可以期待


  今天晚上,张艺谋的第三部古装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以下简称《黄金甲》)就要上映了。尽管之前影片在北京点映收获好评,资深娱评人曾子航甚至在博客上盛赞“《黄金甲》是张艺谋近十年来最好的电影”。而且,在最近美国影评人协会评选的“年度最佳电影”中,《黄金甲》入围最佳外语片前5名。但是,《好莱坞报道》却以为,“虽然《黄金甲》的很多场景让人眼花缭乱,视觉冲击力很强,但是故事却像一部劣质的肥皂剧”。

  年年期待,年年失望。中国观众们对本土大片从未停歇过热望,但失望也从没放过他们。本土大片的口碑与票房形成强烈反差,一边是票房一路走高,一边则是媒体与观众几乎一边倒的批评和嘲笑。

  《黄金甲》是否能逃出这个怪圈?好戏即将登场,悬念即将解开,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推崇方的N个理由

  1.剧本脱胎于曹禺的话剧《雷雨》

  《黄金甲》的剧本直接改编自曹禺的话剧《雷雨》,剧情和人物关系基本是全盘借鉴《雷雨》,只是增加了周杰伦饰演的二王子这样一个人物。《雷雨》的故事情节为《黄金甲》提供了环环相扣、极具戏剧张力的基础。

  张艺谋对媒体说:“大片做到第三部,已经知道用减法,不用加法,不炫技。大片容易炫技,把导演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些细节上去。所以我要更多关注人物和故事,把自己坚定在人物和故事的纠葛中。”   

  跟随张艺谋多年的王斌,参与了《英雄》、《十面埋伏》和《霍元甲》的编剧,3部大片票房都过亿,但王斌却没少挨观众和媒体的砖头。对于将《雷雨》改编成《黄金甲》,他这样看,“讲故事曾经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四大名著都是在讲故事。但当社会进入到新的时期之后,文学重新意识到现实主义是最伟大的,这个时候需要重新补上传统讲故事的一课,但是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2.演员阵容超炫

  3.6亿元巨额投资的《黄金甲》,要想收回成本并大赚特赚,必须依靠海外市场。而超强大的演员阵容是打开海外市场的敲门砖。为此,张艺谋排出了周润发、巩俐、周杰伦、刘烨、陈谨的超豪华演员阵容。

  王的扮演者周润发的演技已臻化境,其广泛的国际知名度对扩大欧美市场票房大有裨益。

  而巩俐和张艺谋这对“黄金搭档”十年之后的再度合作,恐怕才是影片最令人注目的卖点吧。自1996年与张艺谋分手后,巩俐一直鲜有好作品。近两年,巩俐开始进军好莱坞,并接连出演了《艺伎回忆录》、《迈阿密风云》、《沉默的羔羊2》三部好莱坞大片,在国际影坛风头正劲。在《黄金甲》拍摄现场,张艺谋对巩俐的演技大加赞美,多次对媒体表示现在的巩俐处于各方面状态最好的时期,对她的表演相当满意。

  而周杰伦的加入,自然会使大批忠实歌迷成为影迷。周杰伦饰演的角色是张艺谋经过几番改动才最终确认的。周杰伦本来出演另一个角色,但与巩俐饰演的王后没有对手戏。为了增加戏份,必须让巩俐与周杰伦有对手戏,于是周杰伦成了巩俐的大儿子。据说,这一调整令张艺谋深感得意,并引为全剧的亮点。

  周杰伦在亚洲人气超高,哪怕他演得再差,也会有大量粉丝冲着他买票进场。先期看过点映的观众评论,周杰伦在电影中有上佳表现。张伟平、张艺谋也屡屡向媒体表示,“周杰伦的表现令人惊喜,他演得很感人,打戏演出了少见的霸气。”

  此外,从《黄金甲》在美国首映后美国媒体的评论看,刘烨、陈谨、倪大红等人的表演也令人称道,丝毫不输于周润发、巩俐。

  3.更是一场视觉盛宴

  美术一向是张艺谋的强项,摄影出身的他对色彩的运用得心应手。尽管《英雄》、《十面埋伏》曾遭遇恶评,但张艺谋运用浓烈、张扬的色彩营造出的强烈视觉效果,还是令国内外观众推崇备至。

  从《黄金甲》的剧照和宣传片来看,张艺谋采用了浓烈的金黄色,铺天盖地的菊花,金碧辉煌的宫殿,人物从宫女的礼服到王子的盔甲,全是金光灿烂。在《黄金甲》中,张艺谋对画面、场景的渲染做到了极致。毋庸置疑,《黄金甲》又是一场视觉盛宴。

  “他如果找到很好的题材,他的影片就会很出色,因为他会找到一个相应的美学和技术来诠释他找到的好题材。”台湾影人焦雄屏在最新一期《收获》杂志上评说张艺谋。《黄金甲》的美术指导霍霆霄很有把握地说:“以前大家都说张艺谋的电影是形式大于内容,这次我们在两方面做得恰如其分。华丽无罪。”


  质疑方的N个理由

  1.一到大片就不会讲故事

  张艺谋的前两部大片《英雄》、《十面埋伏》,遭人诟病最多的是没有一个好故事。《英雄》的三段式结构消解了故事的流畅性,让观众无法进入剧情,而且它对历史观的解说过于牵强附会。《十面埋伏》的剧情漏洞百出,台词引人发笑。巩俐在看完《英雄》和《十面埋伏》后就曾直言不讳地问张艺谋:“你的故事到哪里去了?”

  一到大片就不会讲故事,并不只是张艺谋一个人的困惑。中国大片一路下来,导演们变得都不会讲故事了,他们的才华一夜之间好像被小偷偷走了。陈凯歌的《无极》成了一个反面教材,最后沦落成了被坊间调笑的“馒头”。

  于是,也要杀入大片阵营的冯小刚为了避免“陪葬”,走了一条捷径,直接宣称《夜宴》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经典果然是经典,有了《哈姆雷特》打底,果然《夜宴》的故事起码还说得过去,不至于连叙述的基本常理都没了。

  那么,张艺谋这次打出《雷雨》牌,是不是也跟找不到好故事有关?其实他去年拍的《千里走单骑》挺好,自自然然的,讲一个打动人的故事,发自真心,引发真情。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那是艺术片。

  没辙,只要是大片,就不能讲述普通人的生活情感。也就势必不能像普通人一样好好说话。

  2.巩俐还仅仅是符号吗

  《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霸王别姬》……巩俐塑造了一系列经典形象,并成为首位摘取国际一流电影节影后桂冠的中国内地女演员。

  但也有不少影评人士认为,巩俐是第五代导演用来表现其深刻理念的“视觉符号之一”。在张艺谋、陈凯歌执导的电影中,巩俐的“我奶奶”式的旧社会苦女人的形象不断重复,人们渐渐感到了“审美疲劳”。

  和张艺谋分手之后,巩俐接拍了《漂亮妈妈》、《周渔的火车》,并且出演了多部好莱坞影片,鲜有出彩之作,反响也褒贬不一。

  毋庸讳言,演员的职业带有相当的被动性,但是一个优秀的演员,却会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极强的可塑性。重新与张艺谋合作之后的巩俐,是否能有所突破,还是仍然只是“符号”?

  而明星与大片是否真如期待中那样交相辉映,似乎也越来越被打上问号。因人物设计苍白使得明星在电影里的表现失常、形象失常,正成为“家常便饭”。陈道明、葛优、张曼玉这些实力派都不免失手,而像刘烨、赵薇、张柏芝等偶像派就不免更加黯淡。

  明星并不能救市。沦为票房毒药的大牌明星也比比皆是。

  3.非得“大”吗

  老百姓现在已经熟悉了大片的模式:动辄9位数的投资额度、带动三地及海外市场的华人幕前幕后组合、第五代导演轮流上阵、古装加动作的包装惯例。

  但这些中国式大片在国内无一例外遭遇了两种极端待遇——牛市的票房和熊市的评价。且不论行内人关心的大片到底挣不挣钱、对中国电影产业有何帮助这些话题,单就观众来说,他们已经总结出大片的种种“罪状”:故事不好看、美术华而不实、动作脱离剧情……

  如此下去,寥寥几部商业大片占据院线和黄金档期,观众们却并没有看到一部“物有所值”的好作品。如此三番五次势必会影响观众对国产大片的信任,消解对大师的崇拜之情。相反的,国人人性弱点中的看客本性就会重重放大,由失望、抵触继而转化成为挑剔、问诘。建设性不足,就寻求破坏的快感。正如一些网友愤言:“我坐在电影院里,不是看它有多好,而是看它有多臭,好估摸着这回拿多大的板砖拍它。”

  拍大片的几乎清一色的都是第五代导演。他们一度成为中国电影最值得骄傲的群体。但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转型,社会文化语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这一进程的不断推进,以消费和娱乐为核心的大众文化语境成为主导,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的流行语汇猛烈扩张,第五代电影作为一种精英文化现象不可避免地显示出自身的局限性。“大片也许就是他们最后的反击。”有评论者如是说。

  而在今年掀起观看热潮的,是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只有这样的电影多了,电影市场才会真正地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