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桂林故事》


  12月5日起,广西原创音乐剧《桂林故事》在南宁剧场激情上演,给即将过去的2006年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文化之风。据悉,此剧原来只打算演5场,现已经被闻风而至的各单位包场至19日,国家文化部有关官员、广东省剧协有关专家以及久居高校的广西艺术学校的老师们被吸引进了剧场,一同品尝这道具有广西风味的中国式的音乐剧。

  《桂林故事》显现  新一代广西音乐的风格

  音乐剧《桂林故事》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广西歌舞剧院精心打造,是继《八桂大歌》、《妈勒访天边》、《大儒还乡》之后的又一部即将推向全国的舞台艺术精品剧目。

  与以往的舞台精品不同的是,《桂林故事》着力于以音乐剧的形式,突显广西音乐的优势和风格,借助世界音乐流行载体——音乐剧,展示新一代广西文化人对广西音乐的提炼和推广。

  广东音乐家协会著名音乐理论家冯明洋教授看完《桂林故事》后,当即握着音乐主创傅磬的手说:“不错!很有特色。”冯教授在国外看过世界三大著名音乐剧《猫》、《悲惨世界》、《剧院魅影》,也在广东看过张学友的《雪狼湖》。他认为,《桂林故事》既吸取了世界著名音乐剧音乐优美、且歌且舞的要素,也吸取了适合国内年轻人喜好的视听震撼的多种时尚元素。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表现主题的音乐,都有明显的广西音乐特点,且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冯明洋教授认为,现代的广西音乐不可能再重复上个世纪刘三姐音乐的旋律,而应该在刘三姐音乐要素的基础上,更多地展现广西丰富的民族音乐元素。这一点,《桂林故事》已经显现出了新一代广西音乐的风格。冯教授对此剧走出广西充满信心,但他还是很客观地指出,全剧还应更紧凑些,流行舞蹈不要太多,毕竟那些流行舞蹈太浅,要有意识地推出一两首可以传唱的歌曲,他认为目前反复吟唱的那首主题曲虽然也很抒情,但从人物的心态及音调上都不适合当代的年轻人。

  广西终于有了一部

  无愧于歌海的音乐剧

  被誉为广西音乐泰斗、现年75岁的广西艺术学院资深教授徐月初,对《桂林故事》给予了高度评介。这位从1958年支边到广西从事音乐教育将近半个世纪的老教授,曾经担任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副主任,还担任过中国音协理事、广西音协副主席和名誉主席。他说:“我一直非常关注广西音乐的发展,《桂林故事》不仅在音乐形式上成功地涉足了对于中国音乐界而言尚属新课题的音乐剧,而且在挖掘广西民族音乐上,也表现出了新气象、新风格。广西终于有了一部无愧于歌海的音乐剧。”徐教授是《桂林故事》歌曲主创傅磬的作曲老师,他对这位关门弟子欣赏有加:“傅磬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探索广西民族音乐,尽管有《老王》这样的歌曲上了全国瞩目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但他真正的突破在这部音乐剧里有了集中的体现。山歌、民歌加上现代音乐,使得《桂林故事》风格突出,很有特色,这样的音乐剧仅有音乐技艺的人是创作不出来的。希望这部音乐剧能够到北京、上海去演出,在观众的接受和评点中积累经验,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