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桂林故事》的音乐特色


  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广西歌舞剧院打造的音乐剧《桂林故事》,是一个关于“诺言”来构架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是对人性、对传统道德的一种哲学思考。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广西的第一部音乐剧,因此,备受人们关注。

  顾名思义,音乐剧,即以音乐作为主要元素之一,用其特有的音乐语言,层层展现剧情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说文学剧本是骨骼,那么,音乐就是血肉,两者有机结合之后,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音乐的抒情性,是这部音乐剧的一大特色。

  作为“诺言”中的主体之一——永远活在18岁的西街阿婆,她唱的主题山歌《妹等哥掀红盖头》:“红门红窗红绣楼/红绒红线红绣球/红灯红绸红西街/妹等哥掀红盖头”。贯穿全剧。一方面,这个唱段在剧中每个关键环节出现,起到穿针引线,推动剧情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实际上,它就是西街阿婆的音乐形象。因此,如何塑造好这一音乐形象,也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段音乐除了两小节过门,演唱只有九小节。前四小节是五声音阶6调式的旋律,音程跳动很大,表现了剧中人物情感的起伏波澜。紧接着,临时转调,具有大调的明亮色彩,情绪陡然扬起,最后,又回复到小调式结束,回味悠长。这段主题山歌写得很简练,很有张力,抒情感人。

  毛仔是西街小老板,是一个内心比较复杂的人物。他既放纵自己的情感,也坚守诺言。毛仔还有一个很大的长处,就是会唱很多撩人的山歌。这样的一个人物,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应该具有其抒情的一面。显然,曲作者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毛仔在第四场中的唱段《见妹一眼酥到脚》,就很有代表性,具有民歌小调的色彩,自然流畅,优美动听。

  戏剧性与音乐性的结合,是这部音乐剧的另一特色。

  曲作者把审美目光投向人的性格和命运,根据剧情,以戏剧冲突作为音乐结构发展的基础。在心里矛盾冲突、情绪急剧变化的地方,运用戏剧性的音乐手段加以表现,使音乐与矛盾冲突有机的交织在一起。剧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多多,是跨国公司总裁,是一个因美丽和地位而没有情史的女人。正如剧中唱段《冷漠与高贵是我的本分》所唱。多多是为了当年父亲的那个不能实现的诺言而来,愿意出一百万元,将西街那一间房子改成四十年前的模样,让父亲在有生之年目睹。可是,毛仔为了西街阿婆,为了一句诺言却不愿放弃承诺,这就产生了冲突。另外,毛仔倾慕于她的美丽,为她所唱的情歌,就像一支爱神之箭射透了她的那一颗冷漠而又高贵的心。曲作者在设计多多的音乐形象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多多的唱段,既有矛盾的、躁动不安的叙述,也有大段咏叹调般的抒情,切分和后附点音符的连续运用与舒展的旋律交替,准确地表现了多多那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此外,曲作者在体裁方面充分运用对唱、重唱、合唱形式在音乐剧构架中,揭示人物性格内涵,展开矛盾冲突,使音乐形象具有多层次、立体感。如第六场《别吻别吻》就是一首饶有兴味的描写毛仔既想吻多多却又不敢上前以及惹起众人愤懑的独唱和男女通俗合唱。众人那急切的八分音符与后附点音符交替,然后是毛仔情绪复杂的演唱,层层递进,把人物内心情感跌宕,表现得十分真切而又风趣。

  无疑,一部好的音乐剧,其音乐必定会在观众的心中产生共鸣。音乐剧《桂林故事》正是这样一部成功之作。剧中不少地方,音乐叩击着人们的心弦,感人至深,并为之落泪。担纲《桂林故事》中作曲的傅磬,为了创作这部音乐剧,磨砺近一年之久,注入了大量的心血和激情。正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