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恐艾心理 促进社会和谐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艾滋病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25年中艾滋病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席卷全球每一个角落。目前全球平均每天有8000多名艾滋病人被夺去生命。我国是受艾滋病全球蔓延第二个冲击波影响的国家,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人数近年不断增加,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因素非常严重,防治工作处在关键时期。艾滋病的迅速蔓延会对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艾滋病绝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不能不正视艾滋病问题。

  笔者近年完成的一项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关于艾滋病问题的调查显示,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目前的状况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普遍

  普遍生活困难。感染者和病人缺少就业机会,经济的窘迫使他们有一种等死的心理,甚至有“反正是死不如享受着死”的心理,故有的吸毒感染者继续想方设法吸毒,性乱感染者继续性滥交。

  普遍承担不起医药费。由于经济拮据,大部分感染者和病人缺乏必要的医疗保健,虽然有的可向政府申请重大疾病救济或享受免费治疗,但由于怕泄露病情后个人及家人受到歧视,因而情愿放弃,这种状况更使他们对前途悲观、迷茫。

  普遍不敢公开病情。由于担心被亲友遗弃、被单位辞退,“打死也不说,说了没饭吃”成为感染者和病人坚守的原则。他们缺乏社交信心,自我封闭,生活态度消极。

  普遍感到受歧视。由于社会的恐艾心理,感染者和病人程度不同地经历过被隔离、被驱逐的屈辱,感受着世态炎凉,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自杀或报复社会成为困扰他们的主要思想障碍。

  普遍不清楚政府的相关法律政策,也不懂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大部分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文化素质较低,缺乏依靠法律途径维护权益的意识,更怕寻求社会援助会受到歧视,因而放弃对个人权益的争取。

  可见,艾滋群体是一个弱势群体,一个亟需关爱的特殊群体。不管他们是通过什么途径感染了病毒,都应得到同情和关爱,减轻他们自暴自弃的心理,消除其可能造成社会隐患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关爱艾滋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关爱艾滋群体,促进社会和谐

  加大宣传力度,消除社会恐艾心理。以往防控艾滋病工作中最大的障碍是人们对艾滋病的无知,这是造成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歧视与恐惧的根源,因此普及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尤为重要。在宣传内容上,要把预防知识告诉群众,使广大群众懂得艾滋病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染,哪些途径不会传染,消除恐艾心理;要使广大群众了解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不同,在未发病以前感染者完全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消除对他们的心理隔阂。在宣传重点上,要使广大群众知晓艾滋病防控的主要政策规定,尤其是感染者和病人享有哪些权益,消除对他们的歧视,避免侵犯人权的事发生。

  走出认识误区,艾滋病问题不等同于道德问题。以往人们对艾滋病认识的一个误区是,把艾滋病问题等同于道德问题,认为艾滋病不是好人得的病,感染者和病人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认为自己没有高危行为不可能染病,防治工作是卫生部门的事与己无关。这种对艾滋病污名化的认识和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冷漠甚至鄙视的状况,犹如一堵冰冷的高墙将他们隔离在社会群体之外。其结果不仅给感染者和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防治工作的开展,还会引发他们当中部分人对社会的仇视与报复,给社会埋下不和谐的隐患。当前,必须健全维护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权益的法规,转变大众的思想观念,对感染者和病人在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全方位关怀,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回归社会,公平地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和享有和谐社会成果。

  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把防艾工作落到实处。以往影响领导干部抓好防艾工作的思想障碍,是担心这类″不光彩″的事情过多曝光会影响投资环境和个人政绩,因此,不同程度地存在“捂、盖、瞒”的情况。构建和谐社会,要求领导干部提高对防控艾滋病工作的认识,明确领导责任,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在抗击艾滋病斗争中迈出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