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筑起群众满意的教育“高地”

  “出门就是学校,孩子上学越来越方便了,我们再也不用为孩子入学发愁了。”“丰富的校内课后服务真是解决了我们接送孩子的难事!”……提起近些年教育改革的成果,平果的老百姓有说不完的幸福感。

  近年来,平果市教育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工作,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筑起群众满意的教育“高地”。

扩大投入,优质教育人人享有

  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大气美观的教学楼、崭新洁净的功能室,观光桥廊、亭台轩榭遍及校园,新建成的平果市第十三小学非常“亮眼”。该校学生家长李女士感到十分欣慰:“在南宁务工多年了,原本打算把孩子也带去读书,看到家门口的学校变化这么大,就打消了这一念头。”

  近年来,平果市结合实际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让人人享有优质教育。2022年,全市计划投资11713万多元新建4所幼儿园,新增4000个学位,着力解决“入公办幼儿园难”的问题。其中,计划投资2280.89万元,新建平果市第九幼儿园,建成后新增800个学位;计划投资3426.91万元,新建平果市第十幼儿园,建成后新增1200个学位;计划投资3565.65万元,新建平果市第十一幼儿园,建成后新增1200个学位;计划投资2439.79万元新建平果市第一幼儿园驮湾校区,建成后新增800个学位。同时,多措并举,有序推进续建的平果高中实验楼、平果二小教学楼、平果九小教学楼、平果二幼教学楼,新建的平果市第十一小学校园规划设计、平果市第七初级中学和平果市铝城中学扩建校园规划设计等项目,完成2022年第一和第二批学前项目、第一批义教薄改项目、第一批校舍维修改造项目、第一批普通高中建设项目的编制,稳步实施新建学前教育项目工作。各项教育惠民政策也落到实处:完成2022年春季学期各学段教育资助资金的发放工作,累计发放资金1980.48万元,受助人数32248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脱贫户家庭学生实现“应助尽助”;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大幅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7.3%,义务教育公办小学和初中100%划片免试就近入学,超大班额全力消除……平果人民的教育获得感和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平果市共有169位教师在百色市、自治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等各类课赛中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好成绩,培养了一批自治区级的名校长、名师和优秀教师及先进教育工作者,涌现出一批自治区、百色市级的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和教学名师,部分教学名师还成为自治区、百色市和平果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22年百色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基础教育精品课暨数字资源应用精品课遴选活动,共评选出75节精品课,平果市就入选29节,占了全市38.7%。

  据了解,近年来,平果市聚焦教师补充渠道,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该市在编制总量控制的范围内,按学校缺员情况,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才引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形式多渠道补充中小学教师。2021年完成补充546名,2022年已完成补充144名。同时,积极组织全市在编在岗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通过集中或远程的方式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022年初以来,该市参加各级培训的教师人数达11534人,实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全覆盖。并深入剖析研讨城乡学校发展瓶颈,出台《平果市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方案》,要求城乡学校之间通过集团化、学区制、教育联盟和名师工作坊等开展一场场深层次的教研互动交流,为骨干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专题讲座、示范课展示、课后评课研讨等“送教下乡”活动,为乡村教师或“老教师”搭建学习提高的交流平台。由平果市教育局教研室相关人员和学科中心组教师组成的帮扶小组还根据各校实际分组行动,采取“一对一”师徒配对帮扶形式,线上线下实时指导,手把手帮教师们打通从理论到实践、从模仿到创新的脉络,让教师队伍焕发出新的活力。还积极推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管理改革,加强城乡教师交流学习和对口支援,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近两年来,全市城乡学校之间共交流校长14人、教师609人,其中城镇学校到农村或薄弱学校支教走教70人,实现县域内教师资源优化配置。

落实政策,教育教学焕发生机

  平果市教育系统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一是多措并举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全市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的校外培训机构共56家,其中已注销停办17家,减压率为92%。顺利完成转型26家,有效减轻了学生及家长的校外培训负担。二是加强“五项管理”。全市多所学校建立作业检查和公示制度、优化课程安排、积极打造“有效课堂”,义务教育学校实现校内课后服务全覆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增强。

  平果市教育局扎实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除了在开足中小学生“五育”课程、有效落实校内课后服务、积极引进足球进校园、多形式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建立以展促“减”或以赛促“减”机制等方面打造“平果教育特色”,还大力倡导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积极申报与创建通天河景区、时宜农庄、广邑门业等6个涵盖工农业、自然生态等多项内容在内的学生研学基地,为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提供更好的条件,扎实有序推进“五育并举”“三全育人”落地落实,让学校教育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黄立波 班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