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叠加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专家提醒: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

  进入三九寒天,一波又一波寒潮来袭,“速冻式”降温和混合式雨雪,刷新了我市近年低温纪录,伴随而来的心脑血管发病率也随之升高。据了解,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脑科中心和心血管病区床位呈现满员状态,以老年患者居多。一项研究数据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冬季的死亡人数比夏季多41%,其中大多是老年人。

  气温骤降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近日,81岁的黄老太在家中突然出现一侧手脚没力气,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其子女立马想到了中风的可能性,立即拨打120送至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救,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由于就医及时,黄老太尚处在黄金时间窗,获得了血管再通的机会,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后说话清楚了,手脚也变得有力气了。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脑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陈绚介绍,每年冬季气温骤降的时候,特别是气温下降超过10℃,医院接诊的心脑血管患者会大幅度增加,而且大部分为重症病人,表现在起病突然、病情急且重。很多老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而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从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增加了脑溢血和心梗发作的风险。

  此外,寒冷时人的活动量减少,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也减少,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心脑血管患者对气温变化特别敏感,对于一些老年人,在气温发生变化时身体来不及调整,当血管发生强烈痉挛时,血流速度加快,血管破裂就变成脑出血,而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患者,如果本身有血栓的话,一旦血管发生痉挛,血管管腔狭窄,血栓就容易堵塞在大脑血管中,从而造成脑梗死。

  做足措施平安过冬

  俗话说,“老人难过冬,熬到春天,又能平安过一年。”怎样才能平安过冬呢?

  陈绚指出,冬季一是要注意保暖,老年人冬季晨间尤其应该注意防寒保暖,不宜进行晨练,冬季冷暖不定的温差使一些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患者遇到冷空气刺激时引发血管骤然收缩,局部组织缺氧,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或复发。二是要坚持遵医嘱服用药物,因为大多数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需长期坚持服用药物,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正常后,仍要坚持服用药物,突然停用药物会导致停药综合征,可使病情恶化,是十分危险的。同时还要监测血压,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予以调整药物。三是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因为感染是心衰常见的诱发因素。

  专家指出,老年人还应调整饮食结构,冬季喝水较少,容易使血液浓缩,加重心脏负担。冠心病患者在寒冷季节要多喝开水,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清淡食物。不宜进食难以消化的高脂肪食物,难以消化的食物会使血液较多地流向胃肠,使心肌供血不足。要保持大便通畅,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腹内压力增高,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此外,专家认为,还要保持心态平衡,不要情绪过分激动,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引起心绞痛和血压升高。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陈绚特别提醒,市民如出现胸痛、心悸、晕厥、手脚没力气、说话含糊不清、嘴歪等症状,可能发生脑卒中或心肌梗塞,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时间就是生命,在黄金治疗期再通治疗很重要。(邓淑冰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