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县:加大财政投入 补齐教育“短板”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根本的办法,更是边远山村学子改变人生的机会。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坚持将教育作为最重要、最长远的民生工程进行投入,不断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扎实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越来越多山里娃享受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整合教育资源,让山娃上好学读好书。罗城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建设、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科学布局中小学校。全县初中学校由2015年的13所整合为现在的12所,完全小学由2015年的123所整合为现在的48所,有效保障了适龄儿童相对就近入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同等接受义务教育,为消除大班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启动学区制建设,将全县172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纳入学区管理,激活现有教育资源。将中心学校和小规模学校教师作为同一学校的教师“一并定岗、统筹使用、轮流任教”,努力为乡村学生享受公平、优质的义务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建立了残疾儿童少年确认、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建设特殊教育学校1所,特殊教育设施齐全,教职员工配备合理,完全满足县域内“三残”儿童少年入学需求。开展“一帮一联”结对帮扶工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教、安全有保、亲情有护、生活有帮、困难有助”。2018年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1558人,均安排有帮扶联系干部,通过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助推全县脱贫攻坚进程。

  加大财政投入,让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罗城积极实施新建改建工程,征地248亩,新建罗城•深圳实验小学、仫佬族中学(新民族中学)、迁建怀群初级中学和黄金镇中心幼儿园,对全县所有义务教育校点进行改扩建和维修改造,新增校舍面积14.8万平方米,建设体育运动场地面积20.82万平方米。据统计,2013年以来,中央、自治区等各级财政累计给罗城投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经费6.1亿元,其中2017至2018年县级资金投入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达3亿元, 深圳市福田区援建罗城•深圳实验小学2500万元。全县新增图书仪器设备价值8030多万元,新增计算机3149台,新增多媒体设备920套,更新老旧多媒体设备284套,更换课座椅7000套、学生床架1141套。目前,全县完小以上学校各班教室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已成常态化。全县完小以上学校生均计算机、生均图书和教学仪器配备全部达标,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2015至2018年,累计发放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4820多万元,营养餐补助8220多万元。2018年全县小学六年巩固率达101.31%,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6.7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 92.91%。

  推动教育改革,创仫佬山乡特色名校。罗城着力打造 “规范+特色”的办学目标,大力开展“校园四化”建设。累计投入2500万元,整治校容校貌和校园文化建设,全县涌现出一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县二小的“竹文化”、乔善初级中学的“善文化”、 下里小学的“红色文化”等,初步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全县各学校正逐步形成 “一校一文化、一校一特色”格局,校园品位不断提升。此外,该县从2014年起,在上级划拨边远乡村教师生活补贴的基础上,每年还自筹经费300多万元,给边远山村教师发放100至460元不等的生活补贴,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为山村创名校奠定基础。同时,实施寄宿制学校教师安居工程,2012至2018年,累计投入3600多万元,建设教师公租房580套、周转房200套,鼓励教师在农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开展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结对子”帮扶活动,加强城乡学校教师交流活动。实施乡镇学校“一盘棋”管理,加强乡镇内教师交流活动。每年教师交流人数占应交流教师总数比率达到10%,基本实现全县优质师资共享,激活仫佬山乡创特色名校动力。(蒙增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