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区计划”助力扶贫济困

  在“三区计划”隆安项目点,驻校社工为留守儿童开展成长小组活动。(自治区民政厅供图) 

  什么是“三区计划”

  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计划简称“三区计划”,被纳入国家、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2012年,中组部、民政部印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项计划实施方案》,提出从2012年至2020年,在全国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引导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三区”工作或提供服务,每年支持“三区”培养500名社会工作人员,推动“三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三区”社会工作事业,逐步实现社会工作服务均等化目标。

  广西“三区计划”实施情况

  广西是扶贫攻坚任务较重的省区,在“三区计划”中得到了民政部的大力支持。广西“三区计划”从2013年开始实施,并将持续到2020年。项目实施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自治区民政厅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南宁市马山县、隆安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防城港市港口区,百色市田东县、靖西县(现为县级市),河池市东兰县、都安瑶族自治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崇左市龙州县等12个国家、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为项目援助县。每个县各选择一个有服务需求的社会福利机构、村或社区为项目服务点,以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服务为重点领域。通过竞争择优,委托10余家依法在我区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共选派5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到项目点驻点提供服务,同时积极培养当地社会工作员,驻点社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培养对象采取传帮带的方式,进行社会工作理论及实务技巧辅导;同时通过动员社会资源组建当地志愿服务队,面向当地相关部门、社会服务机构和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方式,将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带入志愿服务及社区服务当中。

  “三区计划”做了什么

  在“三区计划”项目点,逐步形成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核心,以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保障,重点服务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工作模式,为当地农村社区的老人、儿童及青少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三江、靖西、融水、龙胜等以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项目点,社工根据老人需求,充分整合利用社区资源,为老人提供以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解决其日常生活困难、推动社区尊老爱老和谐氛围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帮助老人建立社区支持网络,使老人获得健康生活的引导和社交关系的发展。在田东、马山、隆安、东兰、都安、龙州、金秀等以留守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项目点,社工通过成立社区学堂、驻校或驻村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儿童保护、儿童发展、亲子关系建立等服务项目,促进当地儿童的健康成长,增加儿童与其家庭的沟通,加强了社区及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通过实践,一些社工机构的工作成果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田东文教社区开设的针对社区留守儿童的“七点半课堂”,取得很好效果;在靖西人民社区及三江冠小社区建立社工站,确定每月10日为“社工站开放日”,每月定期开展符合老年人需求的社区活动,深受老年人喜爱;在金秀长二村采用参与式村民自治方式,挖掘村民自我管理潜力,共同解决困扰多年的行路难、发展难等问题,村民参与项目的热情高涨。目前,社会工作理念正逐渐在全区基层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