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美新(右二)指导群众科学种植百香果。
瑶埠村,横县石塘镇西部最偏远的乡村,壮族人口占90.8%。
过去这里,道路不畅通,产业结构单一,卫生条件差,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451元,是典型的贫困村。
2012年3月后,瑶埠村慢慢发生了变化:破旧渗水的村委办公楼旧貌换新颜,村头建起了垃圾池,道路变宽了;百香果、甘蔗、桑蚕、肉鸡等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建立起来了,产业化发展渐成规模……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
村民们说,这样的巨变,是从“第一书记”伍美新驻村后开始的。
1 建美丽瑶埠 从村民意识上“下刀子”
6月6日上午,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记者驱车来到瑶埠村硬叶村,看到村口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趁着早上的工夫,村民们正在清洁乡村,铲除路边的杂草,清扫垃圾,然后统一焚烧。”头戴草帽,挽起袖子,跟村民们一起干得起劲的伍美新说道——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个从机关办公室走出来的干部。
“伍书记在我们这干了几个月,晒得快变成非洲人了!”看着肤色黝黑的伍美新,村民们打趣地说。
在“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中,伍美新第一时间与村干部一起走家串户,进入786户村民家中宣传动员,号召全村父老乡亲积极响应,得到了广泛支持。
随后,瑶埠村下辖的瑶埠、大榄、石岭、硬叶、四新5个自然村,掀起了一场场清洁乡村的活动。为使清洁乡村与劳动致富两不误,伍美新专门组织村民在早晨、中午等农闲时搞卫生。
建设美丽乡村,营造整洁家园,伍美新深切感受到:提高群众意识是关键。“要改变村容环境,就得从村民的意识上‘下刀子’”。
为此,他从学校入手,提出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孩子们提醒监督父母,还定期组织大扫除、体验活动,让群众实际感受变化。实行村民自主参与,建立房前屋后三包制,评选“卫生示范家”,责任到人提高村民卫生意识。
瑶埠村是全镇唯一未通硬化公路的行政村。“雨天泥泞不堪,养蚕用自编的竹丝蔟具,抽水泵用了50多年……”村民的苦,伍美新看在眼里。
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仅要提高群众意识,更重要的是做好乡村的硬件基础。为此,伍美新和村干部一起走乡镇、跑县政府、到市里争取项目资金。
一年多来,全村实施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6个,总投资595.22万元。完成了7.58公里水泥硬化路、5.8公里砂石路建设,5个自然村有4个村屯实现了道路硬化;瑶埠危桥拆建通车,村委办公楼及危旧围墙换新貌,村民能在村委卫生室就近看病了,文化书屋成为群众农闲时的好去处,硬叶村的太阳能路灯亮了……
“伍美新来后,我们5个自然村的群众齐心干事,有这样的变化,他功劳最大,能吃苦,跟群众走得近。”村支书农炳民感慨。
2 望村民致富 在贫瘠土地上“找路子”
瑶埠村土地总面积1.29万亩,其中耕地2785亩,属丘陵地带。由于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运输困难,致富门路窄,致使农业效益低,农民增收难。
过去,“种雪梨,不结果;种荔枝,没销路”,村民们对产业发展失去了信心。
只有产业做起来,农民才能真正脱贫。从市科技局出来的伍美新想到,只有利用自身科技资源优势,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才能让瑶埠这块贫瘠的土地变成“黄金地”。
经过深入调查,伍美新因地制宜,帮助村里确立要扶持的特色产业,在继续扩大原有桑蚕、甘蔗、养殖产业规模的同时,发展适合瑶埠村气候的百香果种植产业。
“到底能不能赚到钱啊?”“我们怎么能相信你?”在走访动员中,看不到直接利益的村民,不客气地将问题抛给伍美新。
边走、边看、边操作更能让农民群众心服口服。伍美新就组织村干、党员和村民到云表镇桑蚕示范基地、马山县百香果种植基地考察学习,请专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消除群众疑虑。
石岭村村民农春洲养了十几年桑蚕,却是第一次看到标准化的小蚕共育室和先进的养蚕设施,他小心翼翼地操作,兴奋地说:“我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些设施,真的是第一次见!”
“我们采用‘项目+企业+基地+专家+农户’的模式,保证了销路,大家都非常乐意参与。”在伍美新的动员下,如今瑶埠村已经发展了近200亩百香果示范基地。
伍美新还依托后盾单位,为瑶埠引进了总投资80万元的“南宁市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科技计划项目,帮助引进、示范推广农业优良新品种、新技术3个,建立高产高糖甘蔗、优质高效种桑养蚕、肉鸡高效健康养殖等3个科技示范基地和1个小蚕共育室,解决了当地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村民农培民家养了20多年蚕,今年5月卖出了自动上蔟升降技术和方格蔟改造后的第一批蚕茧。他摸着新设备说,改造后不仅蚕上蔟快、取茧方便,蚕茧质量也提高了,与传统竹蔟相比,光劳动力就节省了50%以上。
如今,瑶埠村引进百香果、“樱桃谷”旱鸭、桑特优1号、自动上蔟升降技术、方格蔟等农业新品种与先进实用技术9个(项),建立的甘蔗、桑蚕、养殖、百香果4个科技(种植)示范基地总面积405.3亩、养殖示范户38户、桑蚕示范户20户,覆盖农户316户,产业开发总投资246.5万元,其中争取财政投入51.5万元。
“他很实在,真的干,真扶贫,是瑶埠人民的福星啊!”从种植产业中尝到甜头的村民卢植灿这样评价伍美新。
3 建和谐乡村 在农村一线“扑下身子”
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高照,农民都要到田间地头劳作。在瑶埠村,这其中少不了伍美新的身影。
“他总是穿着T恤、一条中裤,脚踏凉鞋,随身一支笔、一本笔记本、一瓶驱蚊花露水,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在田间地头开展调查,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就是一副农民的形象。”说起这位“第一书记”,大家都觉得非常亲切。
驻村不到一年时间,伍美新已走访村屯15次、群众205人次,用一个多月时间完成5000多字的村情调查报告,制定帮扶工作方案和驻村工作计划。
根据村里的实际,伍美新探索出“整小化大”土地整合优化模式,一个月就完成了100多亩零星分散的丘陵荒坡土地平整,大大提高了土地质量。
瑶埠村受初中以上教育人数仅占总人口的25%,科学文化素质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差,信息渠道狭隘,自我发展能力弱。
扶贫先要扶思想,脱贫先要强能力。伍美新依托后盾单位,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活动,年计划培训1000人次,占全村劳动力人数的70%,争取用2年时间使每个贫困户接受2次以上科技培训,掌握1至2项农业增收实用技术。
去年6月27日,南宁市“三农”科技服务网横县石塘镇节点正式挂牌成立,为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科技的“福音”。
为了帮助更多的困难群众,伍美新联系后盾单位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给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毛巾被、电饭锅等生活必需品,主动疏导化解矛盾纠纷,与村民共同建设了一个互帮互助的瑶埠和谐新村。(王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