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讯 除草、施肥、淋水……每天早上,田东县那拔镇福星村贫困户黄宏飞就到村里的莲花山柑橘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果园忙碌开来。
黄宏飞以自家5亩地入股该合作社,并到合作社打长工,工钱一天100元。截至目前,他已有近3万元的工资收入。为此,他家已于今年8月光荣脱贫。他说:“跟着合作社走,脱贫不用愁。”
福星村是贫困村,每户贫困户可以用资金、土地入股该合作社,也可以向该合作社免费领取200株果苗自己种植,合作社负责种植技术指导、回收销售等。截至11月20日,该合作社已完成第一期2500亩的红心蜜柚、柠檬和沉香树种植,吸纳58户在册贫困户参与入股经营,长期有20多个贫困户劳动力在基地务工。
合作社“领衔”贫困户跑上致富路,这在田东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该县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68家,居全市第一位。其中有80多个合作社带动近200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产业发展、规模生产、科学管理、专业技术等优势,是农村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在脱贫攻坚中,该县大力支持合作社发展。安排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590万元,作为53个贫困村合作组织发展补助资金,补助标准为30万元/村。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380万元,支持53个贫困村扶贫产业发展建设项目,主要补助棚舍、水、电三项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之机,出台扶持合作社的贷款政策。比如日前,田东农商行向祥周镇联合村联强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首笔活体畜禽质押贷款100万元,为该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难题。
该县积极引导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合作社与贫困户抱团闯市场,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抵御生产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激发了贫困村的特色产业发展活力。如今,“脱贫致富快,全靠组织带”“组织帮一帮,致富好奔康”等顺口溜正是对合作社功用的真实写照。
义圩镇世木村村民罗正军长期在广东办厂当老板,年收入几十万元。每次回老家,看到父老乡亲生活贫困,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今年6月,他再次回家,得知家乡正在参与脱贫攻坚战,他决定“拉”贫困户一把。他筹资160万元,建成了800平方米的养牛场,并于9月购进了50多头牛。目前,已有32户贫困户成为合作社社员。该合作社向贫困户提供幼牛、场地、技术、销路等服务,贫困户则轮流值班,负责饲养及清理卫生。“我就是想为父老乡亲做点事。”罗正军说,一头牛出栏后,除去成本,贫困户可获得超过3000元的纯收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农民朝夕相处,有深厚的感情。合作社不仅在生产上帮扶贫困户,也在生活上关照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11月14日,朔良镇南立村金牛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向5户贫困户捐赠5台电视机及接收设备,价值5000元。贫困户高兴地说到:“盼了许多年,这回终于有电视看啦!”
“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合作,是强与弱的联合,是不对等关系。如果完全靠市场运作,不搞拉郎配,是难以联姻的。但是,由于合作社与贫困户有地缘感情,只要做好、做实合作社的思想工作,他们会向贫困户伸出援手的。”田东县农业局的一位领导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