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丹洲镇红路村发展种养业助农脱贫记

拔掉“穷根”种上“富苗”

  “今年我家种了2亩紫薇 、2亩茶树,收入不错,明年打算再种植2亩罗汉果,同时入股‘牛柚生态种养园’合作社,争取早日脱掉贫困帽。”近日,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红路村水平屯村民李前三告诉笔者。

  红路村辖6个自然屯,有459户1914人,贫困户47户 、贫困人口162人,被县里列为2016年脱贫摘帽村。

  该村以前以种植沙田柚 、甘蔗 、杉木等为主导产业。今年,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村因地制宜,精选脱贫发展的路子,引导贫困户就地就业,发展柚子 、钩藤 、罗汉果 、茶叶 、竹鼠 、土鸭等种养产业,依托并融入板江社区至东风村经济联合体,引进200多株新品种柚子,使柚子品种变得多样化。

  红路村土地肥沃 、道路畅通,十分适合培育苗木。今年,该村以土地流转方式,吸引外地老板到村里种植杉木苗 、钩藤苗40亩。群众既可以由此收取土地租金,还可以在村里务工。水平屯在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开垦荒田,种植菊花100余亩,打造生态休闲农业示范点。同时,该屯还建设完善田园设施,铺整小道,将田园打造成花园及药材产地,以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该屯贫困农民陆文光说:“过去,我家种有4亩油茶林,但品种老化,产量极低。

  今年,我改种杉木,并种植了3亩菊花。

  到秋菊开放时,菊花即可供人观赏,又能出售挣钱。增收脱贫,指日可待!”今年,红路村还按照“一村一品”生态产业格局,创新实行“贫困户入股 、理事会管理 、政府引导”的脱贫新模式,成立“牛柚生态种养园”合作社,采用“种草+养牛+柚子+林下养殖”的模式,落实特色种养产业帮扶政策。目前,合作社已投入资金3万元建设占地2亩的养牛场。贫困户可通过小额扶贫贷款入股,亦可投工投劳参与。合作社还鼓励贫困户用荒地发展种植业,将草料 、秸秆卖给合作社养牛。按平均亩产草料20多吨 、每吨300元计算,仅此一项农户每年便可增收6000余元。该村干部介绍说,“牛柚生态种养园”合作社所涉及的产业环环相扣,产业链中的牛粪,一部分与粉碎的秸秆一起发酵,用来培育食用菌,另一部分作为柚子树有机肥,用在柚子园里发展林下养殖业,能实现“一粪两用 、一田双收 、一地多收”的立体综合效益,有益于农民增收脱贫。

  通讯员马阶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