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广西高质量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强区建设对策及建议
(一)建设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强区对策
“十四五”时期乃至展望今后十五年,加快推进广西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现代特色农业强区建设的新路子。
1、在发展方向上,立足特色和优势条件,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激发并重塑农业大省区的发展新活力、竞争新优势,加快农业大省区向现代特色农业强区提升迈进。
2、在发展内涵上,巩固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成果、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成果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成果,塑造美丽乡村之“形”,充盈乡村产业之“实”,铸牢乡村文明之“魂”,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3、在发展动力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四化同步”,
推动城市主导、农村从属的“以城带乡”发展思路全面转变为“城乡一体”的融合发展思路,加快由劳动力、资源、资本等要素驱动向农业科技、设施装备、AI智能、大数据、云平台以及农业物联网等创新驱动提升转化。
4、在发展目标上,紧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总目标总要求,以乡村振兴统揽新阶段“三农”工作,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化全面实现。
(二)扎实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建设行动
稳步推进村庄规划管理、特色风貌改造、人居环境整治、强化生态保护等乡村建设工程,着力打造生活舒适的乐园、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四园乡村”)。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科学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推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五年行动[[xvi]],持续开展先行区“三清三拆”[[xvii]]+“三微”环境整治行动,重点建设一批基本整治型村庄、设施完善型村庄、精品示范型村庄,持续打造彰显桂风壮韵的乡村新风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xviii]],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梯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治理,稳步解决“垃圾围村”和乡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十四五”时期,广西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保持在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保持在90%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
乡村建设行动 |
01 乡村风貌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县域村庄布局研究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按照“基本整治、设施完善、精品示范”的思路,建设一批特色村庄、特色小城镇、示范村屯。 |
02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重点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庄绿化、村道硬化、风貌改造等专项行动,持续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面貌。 |
03 乡村特色提升行动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推进乡村乡土化改造,保护发展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以及传统建筑,开展公共照明试点示范。到2025年,完成一批环境整治精品示范村、乡土特色示范村建设,创建1-2个以上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和一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
(三)培育新时代民族地区文明乡风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乡村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公共文化、平安乡村“三创建”工作,到2025年市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30%,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80%。加强对文物古迹、古镇古村、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保护,深入挖掘和弘扬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壮族地区部落文化、骆越文化、“那”稻作文化、龙母文化、山歌文化等乡村民族特色文化。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文化广场和乡村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持续实施市、县(区)、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完善村级健身场地设施。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壮大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刺绣、壮锦、茉莉花等传统工艺产业。到2025年,力争创建自治区级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园区5个,民族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努力培育民族特色文化小镇5个。
(四)深入民族地区实施乡村善治行动
推广宾阳县古辣镇马界村、隆安县那桐镇定江村、兴宁区三塘镇围村、环江思恩镇陈双村、宜州下枧河村、崇左江州区驮卢村等广西民族地区示范村列入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以基层党建为统领,探索实施“五治”融合[[xix]]的广西社会综合治理路径。加强乡村政治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后进)村级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乡村自治建设,选强配齐村“两委”干部,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一组两会”协商自治模式,维护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权利。加强乡村法治建设,完善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司法行政工作室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加强乡村德治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大力推进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加强乡村智治建设,应用5G新基建以及3S技术,稳步推进“百兆乡村”“智慧乡村”“智慧党建”“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工程和“雪亮工程”等大数据、云平台的数字广西建设。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工作机制和智慧综治数字化服务功能。
专栏15 现代化社会治理 |
01 推进民族地区“五治融合” 坚持以基层党建为统领,健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机制,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到2025年,各县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100%。 |
02 现代化社会治理重大项目建设 推进综合治理信息系统与综治视联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等融合。加强“智慧乡村”、“智慧党建”、“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工程、“雪亮工程”等大数据、云平台的数字建设。 |
(五)深入民族地区实施边境惠民富民行动
落实“5+2”及“3+1”的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规划,实施共建共富、全民共享的乡村民生优化行动,聚焦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共创美好生活。深入广西边疆民族地区如崇左、防城港、百色等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推进农民工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返乡青年创业服务中心等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就业扶贫车间,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鼓励勤劳致富,继续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确保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
(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xx]]要求,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按照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的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等各方面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四个不摘”。进一步健全稳定投入、定向帮扶、考核激励、动态监测、监督执纪等长效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xxi]]巩固情况,扎牢织密防返贫保护网,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推进易地扶贫搬迁较大集中安置区后续扶持产业项目建设,统筹实施特色产业、稳岗就业、人居环境、乡村风貌、公共服务“五大提升行动”,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加快马山县、隆安县、德保县、靖西、田东、东兰、金秀、三江、资源、上思等国家(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推动粤桂乡村振兴协作,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强化产业合作和劳务协作。
(七)加强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
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带。按照《广西乡村振兴试点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创建标准及助推““10+3”特色产业”措施,选择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自然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扎实的重点村屯,统筹推进村庄布局优化、乡村风貌提升、人居环境改善、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治理深化等工作,打造一批综合示范村,凸显广西民族地区乡村新风貌,建设在西部民族地区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振兴先行区。
作者:覃孟生 现任广西经济体制改革委研究员、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总规划师、乡村振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数码学院二级教授、博士
联系电话:0771-5712558 手机:15277111333 邮箱地址:qms6611@163.com
【参考文献】
[i] 《广西日报》2019-4-23 《解放思想大讨论》第二版
“三大定位”:2015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广西代表 团审议时强调:“广西要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丝绸之 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五个扎实”:2017年4月19-21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广西视察,对广西提出了新要求——希望广西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和脱贫攻坚、扎实推进生态环 境保护建设、扎实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ⅱ“四新”要求:指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提出新发展阶段广西要“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iii] 人民日报 2018-12-09 《 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 谱写新时代富民兴桂壮美华章》
[iv] 人民日报 2021-01-0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一号文件)
[v] 人民日报 2021-06-30 《乡村振兴法颁布实施》
[vi] 广西日报 2021-07-03《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vii]科技日报2020-05-20头版 《又一个少数民族整族脱贫!习近平:我感到很高兴》
[viii] [ 人民日报2021-01-1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
[ix] 广西日报2021-03-13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x] 人民日报2020-11-25《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xi] 广西日报2021-03-22《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xii] 广西日报2021-04-17《广西农业农村厅扎实推进特色农业建设 促进农业现代化》
[xiii] 广西日报2021-05-07《广西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促进农村现代化》
[xiv]广西政府网2021-05-19 《广西农业农村厅十四五规划实施纲要》
[xv] 农民日报 2010-10-22《注重“三区、三园、一体”建设》三区三园一体: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田园综合体。
【名词解释】
乡村风貌提升行动:指分类推动村庄改造建设,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进一步规范农房建设和风貌管控。
[[xvii]]“三清三拆”:三清,主要是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三拆,主要是指拆除农村的危旧废弃房屋、露天厕所;拆除乱搭乱建房屋;拆除违规商业广告、招牌;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住房环境,杜绝违规违建以及违法占用土地等行为。
[[xviii]]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指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强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xix]]“五治”融合:指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互融合的基层综合治理体系。
[[xx]]“四个不摘”:指脱贫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xxi]]“两不愁三保障”:指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xxi]]“双高”基地:即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
[[xxi]]“5+2”特色产业:即在自治区认定产业目录中选择并报自治区审定的5个特色产业,以及各县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确定的2个以内的特色产业。
[[xxi]]“3+1”特色产业:“3”是指每个贫困村从本县5个特色产业中选择3个产业,集中力量、持续扶持,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1”是指各贫困村根据实际情况在自治区特色产业目录中自主选定的1个特色产业,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可进行1次调整。
[[xxi]]RCEP: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xxi]]“两市一区”:即现代特色农业强市、广西数字农业示范市、广西乡村振兴先行区。
[[xxi]]3S技术:即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xxi]]“10+3”特色产业:即确定农业产业体系,具体是指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茶叶、桑蚕、食用菌、罗非鱼、肉牛肉羊、生猪10大种养产业以及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休闲农业3个新兴产业。
[[xxi]]优质粮食工程:包括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实施三个子项,促进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
[[xxi]]三区三园一体:即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田园综合体。
[[xxi]]“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xxi]]百兆乡村:指实现光纤到村,具备向用户提供100Mbps宽带接入能力。
[[xxi]]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指违规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或改种非粮作物,违规占用耕地开展非农建设的行为。
[[xxi]]订单农业:指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
[[xxi]]托管服务:即在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
[[xxi]]代耕代种:即部分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者把土地托给个人,并由其代为耕种管理的做法。
[[xxi]]小块并大块: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一种模式,主要通过农村地块互换归并、土地平整及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竞争力。
[[xxi]]土地托管:指耕种者同种植大户或合作组织之间一种土地流转的形式。是指部分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者把土地托给供销社等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并由其代为耕种管理的做法。
[[xxi]]联耕联种:在村两委会引领和农业部门的服务下,采取“农户+农户+合作社”的新型农民合作经营模式,是在持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农户自愿的原则,由村组统一组织,以打桩等形式确定界址,破除田埂,将碎片化的农地集中起来,实现有组织的连片种植,再由服务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上联耕联种、联管联营,实现“增面积、降农本,促还田、添地力,提单产、升效益”的新型生产方式。
[[xxi]]统防统治:指对农业生产中某种普遍发生的虫害或病害进行统一防治。
[[xxi]]乡村风貌提升行动:指分类推动村庄改造建设,优化乡村空间布局,严格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进一步规范农房建设和风貌管控。
[[xxi]]“三清三拆”:三清,主要是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三拆,主要是指拆除农村的危旧废弃房屋、露天厕所;拆除乱搭乱建房屋;拆除违规商业广告、招牌;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的住房环境,杜绝违规违建以及违法占用土地等行为。
[[xxi]]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指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强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
[[xxi]]“五治”融合:指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互融合的基层综合治理体系。
[[xxi]]“四个不摘”:指脱贫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xxi]]“两不愁三保障”:指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xxi]]“三权分置”:指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三权分置”下,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既存在整体效用,又有各自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