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脚坡屯位于滇黔桂三地交界处,是西林县马蚌乡一个海拔1400多米的小山寨。长期以来,汉、壮、苗等民族的同胞在此繁衍不息。年近70岁的汉族人杨光道,曾是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给大儿子娶了一位布依族姑娘。10多年来,又陆续有两个壮族和一个苗族的姑娘跨进了他家的门槛。4个儿子,娶了4个少数民族媳妇,这样一个多民族家庭生活如何?近日,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娶少数民族媳妇开先河
大山深处,绿树掩映下,羊叫声由远及近。杨光道手提鸟笼,吆喝着一群黑山羊,出现在自家门口。12月1日中午,听说有记者来访,他连忙从牧羊地赶回来。
“我4个儿媳都是少数民族,我对她们都很满意。”杨光道曾做过10多年村支书,开朗而健谈,说话直奔主题。
1989年春节,云南省师宗县一名布依族女子到三脚坡屯走亲戚时,结识了杨光道的大儿子。一来二去,两个青年萌生了情愫。杨光道说,自己曾在外面当过兵,见过一些世面,也有些文化,对孩子们的自由恋爱自然不会阻拦。但当大儿子提出娶亲时,他和妻子还是有些犹豫不决:少数民族有一些习俗,在一起过日子,小两口能否适应?最终,杨光道还是说服了妻子应下儿子的这桩婚事,尽管两人当时不无忐忑。
现任村支书赵启合说,这门亲事在当地一度引起“轩然大波”。马蚌乡位于广西最西端的西林县西北部,北面隔南盘江和贵州省兴义市为邻,西面靠近云南省罗平县。村里共7个自然屯,包括一个壮族屯和一个苗族屯。尽管附近地域多是少数民族,但当时尚未有汉族和少数民族通婚的例子。杨家这一举动,引起村民们极大关注——大家都在观望这个“典范婚姻”能否成功。
杨光道自有妙招。新儿媳进门后,他只有一条“家训”:只要孝敬长辈,小两口互相尊重,无论哪个民族,都可保留民俗节日和生活习惯,家人不会干涉。“布依族有查白歌节,壮族有三月三和新米节,苗族有跳坡节……这些和我们汉族的春节一样,必须理解和尊重”。
如今,除了小儿媳田阿线,杨家其他的儿媳都随丈夫在外打工。这名壮族女子称,自己从小生活在壮家山寨里,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嫁入杨家后,逢年过节,公公和婆婆总鼓励她回家和父母团聚,还替她准备礼物,安排行程。杨家人的开明,始终给她一种温馨的感觉。
“不过,还是要入乡随俗。”她说,家里人大都是汉族,“官方语言”自然是普通话。刚进门,她有点不太适应,不过在家人帮助下,她已能听懂普通话。而她丈夫杨明顺则风趣地说,在妻子和几个嫂子的“熏陶”下,家人也掌握了多种语言。
背家公看病步行6公里
村支书赵启合说,杨家大儿媳进门后,勤快而善良,很快博得了村民们的口碑。杨光道也很欣慰,他说,或许正因为这第一个媳妇,才有了之后短短几年内,另外3个少数民族媳妇的接踵上门。
在当地,流传着杨家4儿媳背家公看病的一段佳话。2002年,杨光道4个儿子都外出打工,剩下老俩口和儿媳们一起生活。一天午后,他突然发病“打摆子”,身体忽冷忽热,难以动弹。在山上做农活的儿媳们得知后,纷纷赶回家里。
距离屯子最近的医院,是在马蚌乡政府驻地的乡卫生院,相隔6公里山路,平常少有车辆来往。一时找不到车子送老人去医院,情急之下,儿媳们背起老人往外赶。山路曲折,累了,儿媳们便轮流替换,直到夜幕降临,才把老人送进卫生院。
遗憾的是,因卫生院条件有限,治疗难以奏效。无奈之下,儿媳们决定,连夜把老人转送到临近的云南省罗平县医院,可是同样找不到车子。
西林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顺彬当时正在马蚌乡任职。他说,乡里知道情况后,便派人在半路上拦下一辆去云南的车子,同时派车把杨光道从卫生院接出,替杨家的儿媳们解了燃眉之急。病愈归来,杨光道逢人便夸儿媳。
暖阳下,众人向记者讲述这个故事时,田阿线坐在丈夫旁,她一身简朴的壮家服饰打扮,不时点头,嘴角露出笑容。她说,孝敬老人是份内事,另外让她感到最满足的是,妯娌之间,尽管是不同民族,但从没有翻过脸吵过架。
“30多年前,这一切想都不敢想。”杨光道说,因各民族交往不多,当时各村屯之间存在一些隔阂。比如,汉族人是不允许轻易到少数民族的屯子去,尤其是对方过重大节日时。一些少数民族的田地和林地,也不许其他民族踏足,凡被踩过的地方,对方总会砍掉林木和庄稼。而现在,这些做法早已不存在,各民族之间交往日盛,风气大改。
当时,当地还盛传苗族人不愿与汉族人通婚。可如今,他不仅有一个贤惠的苗族儿媳,苗族亲家还送了他一只画眉鸟,如今正在他的鸟笼里欢快地啁啾,玩鸟成了他平时最大的消遣。
跨省赶集越来越方便
记者一路见到,从马蚌乡政府驻地拐进三脚坡屯,是一条4米多宽的盘山路。村民们说,这条路是三脚坡屯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几十年前,这段路还是一条盘桓在高山上的羊肠小道,不少路段不足半米宽,碎石遍布。当时村民们主要靠马驮运物品,小道上经常有驮马失足摔下悬崖,惨不忍睹。1992年起,这条土路被扩建后,走在上面既安全又舒坦。
“不仅这一段,到云南和贵州赶集的两段路,都是如此。”杨光道说,三脚坡屯距离云南和贵州两省,均只有20多公里,以前靠驮马,大概要走4个小时,而现在有了新修的路和摩托车,仅需一个小时便可抵达。而驮马早已封存于历史之中。
由于地接滇黔两地,长期以来,当地村民都和两省的群众保持着频繁的贸易往来,村民们经常到边界另一侧赶集,交易日常生活用品和种养产品。三脚坡屯人带去的多是桐果、生姜、黑山羊等农产品。
马蚌乡一农姓副乡长称,在政府的扶持下,今年9月,该乡清水河畔一座码头建成竣工正式投入使用,极大地缓解了三地近3万名群众赶集渡运难、行路难的问题。
“把三地群众联系在一起的还有学校。”西林县教育局一名负责人说,如今该县每个村都有教学点,除个别教学点没有宿舍楼外,都建有新教学楼。因校园硬件比较好,教育质量也逐年提高,吸引了不少滇黔两地的学生前来就读。
此外,记者初到三脚坡屯不到一个半小时,手机先后收到3条欢迎短信,分别来自“中国移动云南公司”、“云南曲靖移动”和“贵州黔西南移动”。村民们却不以为奇,他们说,处在三省区交界,手机信号“跳来跳去”是正常事,“打电话时,一不小心就是省际漫游”。不过,村民们也有对策,并且这种“土办法”屡试不爽:关掉手机,重新开机,信号常常又变回广西的。
后悔没早种沙糖桔
从西林县城到三脚坡屯,一路上,山间平地与缓和的坡地里,栽满了沙糖桔树,树枝上结满果实。沿途不时还能见到,云南曲靖等地的老板开着货车前来收购桔子。
据周顺彬介绍,2002年,为了改善群众种植结构,县里派人到广东学习考察时,引进了沙糖桔。农业部门试验发现,由于西林海拔高、温差大,此地培育的沙糖桔更丰满,味道更甜。于是政府决定进行大面积推广。
“推广之初,很多群众并不理解。”西林县民族局谢副局长称,各民族的群众意见都很大,县里便下令行政人员下乡,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次,她经过一个少数民族的屯子时,被当地群众拦住。一名群众拿出一碗大米和一碗水果,质问她:“吃了粮食可以充饥,可是水果能填饱肚子么?”
经过当地工作人员努力,2003年,一些群众开始尝试种植这种新作物。没料到,第二年出现了尴尬事——当地曾宣传桔树第二年结果,但第二年大面积的果园都没有挂果。不少群众“大呼上当”,表示要砍掉果树。
县里连忙要求农业部门查找原因,同时安排工作人员下乡制止砍树。结果查明,由于当地土壤较肥沃,土壤里的营养都供应给果树发育,导致不能结果。随后,农业部门推出“环割”技术,并向群众宣传推广。第三年,各地的果树“如愿以偿”地挂满果实。
当地一名官员说,种植水稻,每亩收入只有寥寥几百元,但种植沙糖桔,每亩可种植80到100株,每株结果至少50公斤,按眼下的批发价每公斤3元计算,减去农药和肥料等投资,群众每亩纯收入可达上万元。这样一来,不用政府宣传号召,群众自觉地在田间地头种植桔树。据西林县政府统计,仅去年一年,该县种植沙糖桔的收入便达250万元。这名官员评价说,这项政策不仅让群众尝到了甜头,也使他们从传统种植作物中解放出来,改为种植高附加价值的经济作物。
“每年丰收季节,大量来自云南、贵州和四川的车辆,挤满了这条路,都是来收购沙糖桔。”周顺彬说,近年来,西林的沙糖桔在云南、贵州和四川销售甚广,已经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为了扩大销路,一些群众还组建了农业协会,通过自己开发的宣传网站,联系上了远在福建和浙江等地的客户。
而杨光道,由于他观望了几年,没能分享到这第一单“政策果实”。他连称自己慢了半拍,“如果早种两年,现在便可以卖果了”。眼下,他在田里已种下几十株桔树,正期待来年的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