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改”后的村庄木楼,安全舒适。
“这里以前全是木房子,好容易着火的!”一位姓曹的大爷看到记者在路边拍照片,特地过来和记者说。11月8日,记者冒雨走进融水苗族自治县雨卜村,了解这经历了“四改”后的乡村新风貌。
走进雨卜村村寨,随处看到干净的小路,远处新盖的水泥房子和木楼风格近似,相得益彰,俨然一幅“新村生活图”。记者回忆起几年前来雨卜村时,田边道旁的破旧木房子密密麻麻,电线横拉。如今,那些腐朽的破木楼已换成新盖的水泥屋 ,裸露的电线已被收到绝缘管子里。
站在记者身边的曹大爷指着身旁的一栋木楼说道:“这里以前的电线 、开关都是直接钉在木板上,现在的电线都走在阻燃管里,灶台也都是砖砌的,火塘的防火面积也扩大了。
房前屋后也都有消防栓 、消防箱等设施。”他说 ,几十年前附近村寨一次大火烧红了半边天,现在想起仍胆战心惊。幸好后来党和政府为村民进行防火改造 ,今后可以有效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从2008年开始,我市利用三年时间对三江侗族自治县 、融水县少数民族村寨实施以电改 、灶改 、水改 、寨改为主要 内容的“四改”工程 ,有效解决村寨用火用电隐患 、无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 、无防火隔离带等老大难问题,应急扑救能力显著提高,并改善了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我市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967个村寨防火改造工程的寨改 、水改 、电改 、灶改“四改”任务已完成,农村基础 设施得到完善,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村寨室内电线整洁规范,灶台安全卫生,房屋布局美观有序,村屯道路宽阔畅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经历了“四改”,50多万苗族 、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过上了更现代更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