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县:扶持侗绣快致富

  银针穿梭、彩线飞舞、侗歌绕梁,一幅幅精美侗绣在“绣娘”的纤指律动间跃然锦上…8月24日,50余名侗族“绣娘”在三江县民族刺绣产品开发项目推进现场会上巧手翻飞、竞秀绝技,令宾客大饱眼福、啧啧赞叹。

  侗家人世代男耕女织,刺绣工艺薪火相传。三江侗绣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历经作模、打面浆、粘布、拟模、贴面、镶边和绣花等数十道工序,其绣品不仅图案精美、色彩艳丽,还具有极高的实用、美学和民俗研究等价值,被广泛用于床单、被面、壁挂、香包、背包、服饰、背带、布鞋等用品。侗族刺绣已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该县拥有“绣娘”超万人,侗绣产品年产值100余万元,侗绣产业优势、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今年1月,经充分调研论证,“锦绣三江”民族刺绣产品开发项目在三江县同乐乡高岜村顺利启动。该项目充分发挥三江侗族刺绣的传统优势,有效整合自治区国资委、扶贫办、人社厅等部门的专项扶贫、培训等资金,以“企业+协会+人才+农户”的经营模式和“设计+生产+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方式,产品由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设计,经济联合社组织农户生产,广西中国国际旅行社等相关企业对外推广销售,扶持侗绣产业走向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道路,独辟一条“产业扶贫+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的特色多赢新路子,全力引导“绣娘”集智聚力、抱团发展,打破“一盘散沙”式的落后生产模式,确保每位“绣娘”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

  “以前我们的侗绣全是自绣自用,千百年来一直待字闺中,如今有项目牵线搭桥,绣品有了稳定市场,侗绣冲出国门、走向世界就指日可待啦!”该县同乐乡“绣娘”韦清花乐得合不拢嘴。

  韦清花是同乐“绣娘”中的佼佼者。1965年,她出生于侗绣世家,心灵手巧、热情大方的她12岁起便与侗绣结下不解之缘,织锦、剪纸、刺绣等女红绝技她无不精通。出嫁后,她更是如鱼得水,她的家婆覃奶时青、妯娌杨甜都是当地出名的“绣娘”。其家婆覃奶时青85高龄仍能裸眼剪纸、所有剪纸均是成竹于胸,无需画图,熟巧程度无人能及。平日,婆媳们干完农活后,刺绣便成了她们每天的必修课,数十年如一日,其绣技也日渐炉火纯青。多年来,她一直致力寻找市场、传承绣技、推介侗绣,积极参加各种刺绣比赛和展演等,其多件作品先后被北京衣布博物馆、广西自治区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艺术院校等收藏。2010年其侗绣作品被选送为广西东盟博览会馈赠各国贵宾的礼品。2012年还代表广西到韩国参加“美在广西”文化交流刺绣展演,并于当年成功评为柳州市非遗(侗族刺绣项目)传承人。

  “织侗绣生态环保,还能传承文化、脱贫致富,我们何乐而不为!”杨甜边忙着刺绣边笑道。屋里的“绣娘”们看着眼前色彩斑斓、艳丽迷人的绣品,笑声更朗了……

  当天,自治区扶贫办主任吴宇雄、自治区国资委副主任韦刚强,县领导吴永春、王号先、李锦灵等出席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