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水到家门。
家家户户建起了迷你水厂,让极度缺水成为历史;90%的公路网覆盖率,为偏远山村打开致富门;花竹产业交相辉映,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没有想到曾经穷山恶水的古寨,如今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上个世纪60年代曾经在古寨工作过的一位老干部如是说。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自1984年10月成立,历经30年的建设,曾经的穷乡僻壤换新颜。
“迷你水厂”解饮水难
“以前我们把洗澡用过的水又拿来喂猪。”今年68岁家住古寨乡古寨村的蓝姓老人告诉记者。古寨乡季节性缺水十分严重,在这里“滴水贵如油”。
以前瑶乡人民都是一水多用。如今,瑶寨“滴水贵如油”的缺水生活渐渐远去,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瑶乡有了如此大的变化,这得益于各村屯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和家庭蓄水池(水柜),瑶山家家户户建起‘迷你供水厂’,瑶乡人民从此远离了用水难的问题。”一位村干部兴奋地向记者介绍。
据统计,目前古寨乡共修建人畜饮水工程724处,总投资达7500万元。特别是近五年来,该乡加大了人畜饮水工程的投资力度,五年内共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371处,其中大型蓄水池45座,投资690万元,家庭水柜326座,投资503万元。目前,该乡的群众安全饮水入户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
不懈奋进修起幸福路
“以前去乡里办事天没亮就得要出发,晌午才到乡里,办完事又匆匆忙忙赶回去,因为路不好只能步行。而今,村里到乡里的水泥路都修好了,自己家又买了摩托车,去乡里办事半个小时就到了。”家住古寨乡龙林村的潘大爷告诉记者。据了解,龙林村距古寨乡政府所在地23公里,而且全部都是山路。
古寨乡农村道路多临崖、路窄、弯多、坡陡,道路等级低、路况差、路网小、里程长。为了切实解决农村群众行路难问题,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步伐,古寨乡紧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和扶贫项目给农村交通带来的发展契机,全面推进村屯道路硬化建设。
目前,该乡已经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已实施公路网建设67条,共投入4860多万元,全乡公路网络覆盖率已经达到90%。这些村屯道路建设的完成,彻底解决了瑶乡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花竹相映促小康
交通便利了,瑶乡人民看到无限希望,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开辟了通往小康的特色产业化发展道路。
古寨山清水秀,气候凉爽,金银花种植历史悠久。因此古寨依托本地地质和气候优势,不断发展壮大金银花产业,使之成为群众创收增收的又一个新路子。为加快金银花产业发展步伐,该乡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建立古朗屯金银花原产地保护区。并对全乡的金银花品牌统一进行挂牌保护,进行金银花种植加工管理技术培训,推动金银花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该乡本立村古朗屯山银花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挂牌成立。该合作社与南宁元桂中药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成了以种植金银花为主,兼种沙姜、扶芳藤、千斤拔等中药材相结合的生态药物基地。本立村古朗屯共种植有金银花1500多亩,培育金银花种苗200多万株,每年生产金银花干花7000公斤,纯收入110万元,销售金银花苗180多万株,收入达80万元,金银花单项收入近200万元。目前该乡金银花种植达到2.31万亩,已建成了花苗培植、成花采摘、金银花加工等一条龙产业链,被誉为金银花之乡。
近年来古寨乡还根据大石山地区特点,因地制宜,选准了“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花,平地粮”的发展思路,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发展竹子产业,逐步形成了由竹子种植所带动的竹笋、竹编、竹工艺品等新的产业链,为农民创收增收创造了新的门路。古寨乡目前有两个竹片加工厂,每年可创下200多万元的纯收入;从事编织生产的农户平均年收入7000元以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古寨竹产业不仅让广大农民鼓起了钱袋子,还使全乡森林覆盖率达到80%,这也使古寨的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观。古寨还在加大发展生态养殖业上下工夫,目前该乡发展有生态养牛和生态养猪等特色生态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