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黑瓦、红砖绿树、鸟鸣花香,时而溪水潺潺,时而云雾缭绕……漫步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永和村林中村屯,干净整洁的环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山水画中。
永和村距县城较为偏远,山路崎岖,垃圾清运不便。该村因地制宜,通过修建垃圾焚烧炉、强化排水排污设施建设、示范带动等举措,有效解决了垃圾处理、雨污分流等问题,“清洁乡村”深入推进,成效显著。
小小焚烧炉 解决大问题
永和村系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之一,下辖十八家、永泉等8个自然屯,这些村屯都位于大瑶山深处,多个屯村民人数少而且居住分散,给“清洁乡村”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困难。
首先就是垃圾的处理问题。“我们永泉屯距离乡政府太远,全屯27户不足百人,日常垃圾比较少,运出去成本太高,不划算。”永泉屯村民小组长莫龙强的一席话,也代表了其他几个有类似境遇村屯的心声。
垃圾运不出去,堆在村口不美观,又不好填埋,那就烧掉!在后盾单位市人大办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永和村向市人大办争取到3万元资金,连同从当地县人大办、乡政府争取到的资金,为十八家屯、永泉屯、板显屯、滴水屯、土县屯建成了垃圾焚烧炉、聘请了保洁员,并给较大的村屯配置了小型垃圾运输车。
在十八家屯的村边路旁,一个插着烟囱的小“碉堡”建筑,就是垃圾焚烧炉,由专人负责运转。据介绍,经过实践,这些炉子非常适宜在山区村屯中使用。
雨污有分流 循环再利用
作为山区村落,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以往山村的雨水和生活污水都是“放任自流”,既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又影响环境。
在示范点永泉屯,记者注意到,这里的房子不仅进行了风貌改造和巷道硬化,而且房前屋后、室内还专门修建了排水排污沟,污水流入各家地下的化粪池中,雨水则顺着硬化了的排水渠,流入村口的茶园或菜地,实现了雨污分流、单独处理,实现了雨水的二次利用。
据永和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吕运德介绍,为了打造生态旅游,永泉屯计划修建一个水池,把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打造景观,实现清水环村绕寨。
吕运德同时坦言,由于资金短缺,目前只是在示范点永泉屯修建了雨污分流设施。下一步,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全面推进永和村各村屯雨污分流和垃圾焚烧炉建设等工作。
种茶兴产业 长效有保障
去年5月份以来,后盾帮扶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队,制定“美丽永和·清洁乡村”工作方案,派工作队进驻永和村,深入开展“清洁乡村”各项工作。
结合实施“清洁乡村”活动,工作队帮助十八家屯建设生态民俗村,为十八家屯安装太阳能路灯,给52户农户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帮助永泉屯建设生态旅游村,全屯进行了巷道硬化和风貌改造,建设了灯光篮球场,在沿屯巷道种植各类名贵树种,在进村步道上规划梯田野生茶园,发展种植野生茶,一个古朴、清洁的美丽生态旅游产业村已初现雏形。
市美丽办副主任莫增术介绍,按照自治区部署,今年7月“美丽广西”将全面进入“生态乡村”阶段,打造“生态乡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造林绿化。
莫增术特别指出,永泉屯在“清洁乡村”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野生茶种植,不仅绿化了环境,还获得了经济效益,为活动的长效开展找到了有力支撑和保障,并且已经在尝试推进“生态乡村”有关工作,希望探索出更多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山区村屯开展该项工作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