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水泥路虽蜿蜒却平坦,硬化巷道直通各家各户。行走村中,小楼林立,修竹夹道,池水清澈,村容整洁——一个生态休闲旅游移民新村已现雏形。
而在5年前,来宾市兴宾区六贝村李村屯——一个移民新村,只有一条泥路通向村外,全村600多人饮水全靠一口水井,村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空白。
天壤之别的变化,始于2006年7月的一次村民大会。
一次大会和130个手印
2006年,国家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按此政策,李村每位村民每年可享受600元扶持资金。
得知消息,村民们非常高兴。小组长黄有永却琢磨:每人一年600元,对一户人家来说不算多,分散花很快就花完了;如果集中使用,一年有30多万元,给村里拉自来水、修路等,更能发挥资金的聚合效应。
村民们同不同意这种做法?黄有永心里没底。通过民意调查,他发现只有1/10的人不同意这一方案。黄有永于是逐一上门拜访不同意的村民,发现个别人是因为家里穷而反对,更多的人是担心资金管理不善。为此,黄有永对症下药:对于经济困难的农户实行帮扶,同时制定村务公开、村民监督、民主决策制度,打消村民们的担心。
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年7月下旬,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李村村民大会召开,由村民选举出5人组成工作领导小组管理资金。领导小组受所有村民监督,账目每月定期公开,任何一笔经费使用均由5人联合签字方能生效。
有了民意基础和科学制度,这一方案得以在村民大会上通过,全村130户户主全部按下手指印。
190万元,建基础设施扮靓家园
黄有永家门口有一口水井。“5年前,全村人畜饮水就只能靠它!”黄有永说,把资金集中起来搞建设,自来水当年就通到了各家各户,现在只有在抗旱时才用得着这口井。
2006年7月,村民大会开完后,30多万元扶持资金到位。路要修,水要改,要做的事情太多,从哪里干起?
还是交给村民决定。经过征求意见,最迫切的人畜饮水工程启动——在2公里外的山上建了一个连着山泉水的水池,再将水管铺到每家每户。
“次年8月,造价27万元的工程竣工,结束了饮水难的历史,村里像过年一样热闹。”黄有永回忆道,剩下的9万元,村民决定修建从村口到学校的水泥路。“大家都吃了没知识的亏,意识到再穷不能穷孩子、穷教育。”
随后,李村修建了进村道路、环村路及入户硬化巷道、移民培训科技综合楼、球场、休闲场所及两个池塘。黄有永说,5年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84.8万元及在外工作人员和经济能人捐的6万元,全部由村民通过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方式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
5年试验,孕育了村民自治精神
由于村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今年12月初,黄有永为组长的5人工作领导小组向村民表示,资金不再集中管理使用,小组也随之解散,村民的扶持资金按照政策发到各人手上。
然而,这一想法受到了村民们的反对,就连刚开始不支持集中使用资金的黄有吉也希望继续这一实行了5年的制度。“我们希望村里条件越来越好!”黄有吉说,以前村容村貌差,村里的小伙子最愁找不到媳妇;现在条件好了,姑娘抢着嫁过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村民们普遍认为,资金集中使用能办成大事,村民选举代表管理、全体村民监督、每月定期公开账目等制度让人放心。村民们还希望,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应该利用这笔资金引进项目带动大家致富。肩负村民的期望,黄有永和其他管理成员正在筹划利用这笔资金发展特色种养项目。
前来调研的自治区领导认为:戏剧性的一幕,说明5年的试验孕育出村民自治精神。更难得的是,这一精神正向周边村传播。同处五山乡的蜡烛村群众自筹82万元,建设村大门、广场和文化娱乐设施;排幕村自筹45万元,建设村中文化娱乐设施、巷道;古村自筹112万元,建设村中巷道、葡萄园、文化娱乐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