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境线的西端,黑黝黝的乱石丛,由树皮和茅草搭建的房子在寒风中摇摇欲坠,破门、破窗,缺水、缺电……这曾经是那坡县百省乡水弄屯一些苗族农民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如今,这里已经是另一番喜人景象:大石山中数十间砖瓦房一字排开,村民住进了新房。
水弄屯村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得益于我区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近年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危改工作作为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重大措施,强力推进,由此展开了一场改善民生的“乡村攻略”,使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告别世代居住茅草房和土坯房的历史,住进了新楼房,过上了新生活。
统筹科学指导危改工作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区农村有127.5万户危房,大多建于地质断裂带、泥石流易发生等灾害不稳定区域,存在墙体开裂易倒塌等重大安全隐患,不具备基本居住条件。
为此,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党委、政府统筹谋划,科学指导危改工作,将农村危房改造定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并制定出一系列方案、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对象和实施标准。在工作开展中,按照“两个优先”原则选择农村危房改造范围和对象,即优先把边境县、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国定贫困县纳入改造重点,优先把住在最危险房屋当中、最贫困的群体纳入改造重点,让困难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同时,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整合资源,进行财政扶持,按照“争取国家支持一点,自治区补助一点,市县级配套一点,农户自筹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办法多方筹措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在争取中央财政补助的基础上,明确各级财政的投入责任,自治区、市、县三级财政按5∶4∶1的比例,即按5000元、4000元、1000元给予每户配套1万元,平均每户共计补助1.5万元。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农村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区要求各市县注重抓好四项规范:规范建房标准,在认真研究地方建筑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编制建设图集,免费为农户提供10种户型的建筑设计施工图,确保改造的房屋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要求;规范技术管理,使农村危房改造建设管理有章可循;规范资金管理,要求各市设立“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补助资金发放坚持“个人申请、村委调查、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市、区)审核”程序,坚持资金发放与建设进度挂钩的原则,严格按照“前期工作,打好模板,主体完工,竣工验收”四个层次分期发放;规范审核工作,要求各市在农村危改户及补助标准的确定上,把好个人申请关、群众评议关、审查公示关和核准上报关。
19.87万户农民喜迁新居
雄狮起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这是博白县凤山镇竹围村禾仓地屯村民庆贺本村特困户告别土坯房,进住新居的情景。
凤山镇有200多户是特困户家庭。这些农村特困户住房至今已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由于年久失修,房屋早已千疮百孔。
去年,该镇成立了镇、村两级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农村特困户的危房改造工程。今年春节,全镇26户农村特困户家庭住进了新房。
走进靖西县龙邦镇护龙村排干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幢幢漂亮的3层楼房,青灰色的瓷瓦楼顶、洁白的楼墙、朱红色的阳台栏杆,掩映在青绿色的巴恩山下,成为中越边境741号界碑线上一道亮丽风景。难以想象,以前这里几乎全是木瓦房,破烂不堪。
沿着广西1020多公里的中越边境线,有德保、宁明、龙州、天等、凭祥等10个边境县(市、区)。这些边境地区代表着祖国的形象,但这里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广、自然条件恶劣,是广西最落后、最贫瘠,群众居住条件最差的地区之一,尤其需要关注和扶持。
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中,广西将边境地区10县(市、区)4.2万多户农村一级危房和全部茅草房树皮房,作为改造的重中之重。通过采取政策、资金倾斜,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就地取材,就地改造,建材下乡等措施,加快解决边境群众的“安居”问题。目前,这些改造已全面完成,边境农村大多数都建起了坚固、安全的砖混结构房屋,塑造了良好的“国门”形象。
2009年至2010年,广西共落实地方配套资金18.3亿元,完成“危改”19.87万户,是“十一五”前3年改造总和的3.5倍。“按照总体规划,2014年以前,广西将分期解决约60万户农村困难群众的安居问题。”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说。
“用一把钥匙打开多把锁”
有关专家认为,农村危旧房改造,是“用一把钥匙打开多把锁”之举。
那坡县百省乡那布村水弄屯,被称作“水弄苗寨”,位于海拔1100米以上的高山上,距离中越136界碑仅20米。由于环境恶劣,屯里的80多名苗族群众长期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当地广泛流传着“一年不到半年粮,住的木撑茅危房”的顺口溜,村民住着低矮破旧的茅草屋,没水、没电、没路。
2008年年底以来,在上级政府支持下,那坡县开始在边境一线通过实施危旧房改造,综合解决解决群众出行难、用电难、饮水难问题。如今,水弄屯的群众已经全部搬进新盖的砖瓦房,他们用沼气煮饭做菜,家里还有了电视。
走进博白县水鸣镇大岭村包屋屯,远远就能看到一处老屋外墙上赫然挂着一幅漂亮的彩图——包屋屯新农村建设规划图:占地面积538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受益人口300多人。两旁是整齐划一的住宅楼,中间是宽敞的活动场所;村道、通道井然有序,文化室、娱乐室各有其所,灯光球场、绿化带、草坪相得益彰。
该村去年下半年起将危旧房改造同新村建设相结合,当年底就完成了一期工程,建成一层的钢筋混凝结构新房60间,解决一半以上人口入住;二期工程以及配套设施目前正在抓紧建设中。
“实施危改,要坚持规划引导,与城乡风貌改造、村寨防火改造、推进村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生产发展等有机结合。”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说,只有统筹推进农村危改、水改、路改、厕改、灶改,逐步完善道路、供水、沼气、环保等村屯设施配套,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才能促使农村安居乐业、富民增收。
困难户期盼更多扶持
近日,部分群众向记者反映:危改的规模原则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面积过小。农村建房是农村群众一辈子的大事,群众意愿在建房时一次性建好并且满足家庭使用。如果家庭人口按照5人以内设计,基本的建设标准要三室一厅,这样远远超过规定的改造规模,其中还没包括农居房和粮仓等用房面积。
更多的群众希望政府能加大扶持力度。融安县马田村困难户韦婶目前正在政府扶持下进行危改,但由于因身体患病,儿女还在读书等原因,家中积蓄不多。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全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标准,中央、自治区、市、县各级财政合计补助每户危房改造户资金1.5万元左右。根据目前的建材价格,建设40-6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楼房,加上简单的门窗安装,楼房造价约3万元,每户危房改造户还需自筹投入资金1.5万元。这让她倍感压力。
广西北部湾银行党委书记汤世保认为,从目前已实施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看,列入改造的对象全部是农村残疾人家庭和其他特困家庭,几乎无资金积累,造成了“越改越穷”的局面。有的家庭东挪西借,赊工赊料或贷款建设,虽然勉强完工,新房建好了,却留下了较大债务负担,严重影响今后的生产生活。
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提高农村残疾人家庭、困难家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资金补助标准,或全额拨款,或提高到房屋造价80%左右的标准,同时发动社会力量帮扶,增加补助资金,使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真正成为顺民心、得民意、解民忧的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