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以脱贫攻坚为抓手 助推县域经济全面提升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天等县决战整县脱贫摘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天等加快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综合实力稳步增长,朝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9%;财政收入增长29.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

  2019年,全县经济工作稳中有进,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7月下旬又通过了自治区考核组对天等县2019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分类的考核,并获得“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称号。

  都康田园风光。天等县发展和改革局供图

  全力落实减贫目标任务,着力保障脱贫攻坚成效

  2019年,天等县全面落实全年减贫目标,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得到全面巩固提升。群众内生动力、满意度稳步提高。整合资金7.87亿元补短板强弱项,实施脱贫摘帽项目763个,“两不愁三保障”全部达标。利用粤桂扶贫协作帮扶资金4984万元,实施项目44项,受益贫困人口超过3.1万人;累计创建“扶贫车间”308家,培育形成扶贫车间示范带3条,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5686人。大力发展“5+2”优势特色产业,发放产业奖补资金6118.64万元,受益群众23467户,贫困户特色存业覆盖率达90%以上,全县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4万元以上。建成屯级道路127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9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6个和农户危房改造1365户。发放贫困户教育保障各类补助资金1079.6万元、小额信贷5024.36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365户,中央巡视反馈2203户贫困户无稳固住房问题全部解决,全县住房安全保障率达98%以上。持续提升扶贫“爱心超市”成效,举办“脱贫故事会”1000多场,树立脱贫典型737个。全年减贫20672人,完成17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020年5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天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天等县顺利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的历史跨越。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广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天等县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立屯精神,激发脱贫攻坚斗志,下足“绣花”功夫,做足“精准”文章,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扶贫产业百花齐放,走出了一条富有天等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全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27.74%降至2019年底的1.51%。

  天等特色农业——宝岛美人椒。天等县发展和改革局供图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县域经济稳步发展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广西东泥天等水泥有限公司第二条生产线项目完成购买省外产能指标190万吨并开工建设;广西沙钢锰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推进1号矿热炉技改,提升产能1.6万吨/年。新兴产业方面:牛头岭风电项目25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竣工入住,完成县级物流分拨中心、8个乡镇和34个村级物流服务站点建设,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400万元。全年新增规(限)上服务业企业8家。现代农业、畜牧业加快稳步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全县粮食、新发展桑园、辣椒、糖料蔗、特色水果等种植进一步扩大,种植总面积达62.04万亩,建成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54个。畜牧业方面:建成规模牛养殖小区(场)73个,养羊场125个,开工建设总投资10亿元的天等县驮堪中禾恒瑞蔗叶养牛扶贫项目,引进龙头企业3家,建成规模养殖场及合作社55个,全县肉牛存栏达8.53万头,完成牛品种改良1.82万头。

  天牛养殖合作社。天等县发展和改革局供图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实施重大战略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环境设施明显改善。一是扩大城区容积率,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不断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天等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升级改造项目、棚户区改造城市排水排涝工程、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竣工使用,完成旧糖厂片区等安置户选房602户。城区10层以上高楼亮化工程基本完成。丽川水系工程进一步完善,天椒广场二期、打榔舞广场建设建成使用。建成天秀路等5条市政道路,城西加油站延伸至外环隧道开通,继续推进天尊物流园-沙钢厂道路扩建、城西加油站——清音洞改造工程。二是加强综合治理,城乡环境不断完善。持续改善乡村风貌建设,将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三清三拆”环境整治和江河湖库“清四乱”专项行动全覆盖,全县开展“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村庄677个,建设基本整治型村庄306个,打造市级示范村庄20个,创建黎亮高速公路出口至选解村美丽乡村示范带。三是强力整治环保突出问题,坚决维护天等绿水青山。全面推动自治区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强力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突出问题,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100%;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提前3个月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任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实施完成山水林田湖草项目5个,全县植树造林2.0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65万株;城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7.61%。获评“自治区级生态县”。四是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实现新一轮兴业热潮。全力推进隆硕高速公路(天等段)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水利建设项目150处,投资8739.7万元。建设通屯道路127条,总里程162公里,全县112个自然屯57242人出行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大力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投入2.86亿元,农村生产生活用电切实得到保障。安排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3059.43万元,强力推进区、市级层面统筹项目32个,完成投资13.27亿元,占年度任务102.15%。全年招商引资区外境内项目资金到位35.28亿元,外资项目到位13.6万美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天等县霜降节博物馆项目、天等至仙桥二级路、天等县思源实验学校等32个项目顺利实现开竣工。

  罗屯隧道。天等县发展和改革局供图

  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文化旅游实现新突破

  不断完善旅游景区景点设施,文化旅游实现较快增长。2019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59.02%,国内旅游收入同比增长78.01%,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3.56%,入境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5.59%。天等县天椒乐园、天等县丽川文化森林公园评定为国家3A、4A级旅游景区,实现天等国家4A级景区零的突破。全县累计建有国家级4A旅游景区1家,国家3A旅游景区2家。天等县第二个达四星级标准的旅游饭店逸景观岚酒店建成投入使用,全县新(改)建旅游厕所5座,旅游标识牌、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成天椒扶贫乐园(一期)工程,稳步推进立屯天梦旅游景区、牛头岭风车山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壮族打榔舞”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通过自治区级评审,并报送国家级审核。中华诗词协会授予天等“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成为崇左市第一个获得“中华诗词之乡”的县份。围绕“三月三”、“壮族霜降节”等系列民俗活动,进一步开发特色民俗旅游,依托都康田园景区、丽川文化森林公园、牛头岭风车山地公园等景区,大力发展自助游、自驾游。文化旅游发展取得新突破。

  持续推动县域环境优化提升,促进市场和社会全面发展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全职能办税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推行“一厅通办”管理, 压缩办税时间60%以上, 纳税人报送资料、办税环节、办税次数等平均减少三成以上。全县实有市场主体10951户,从业人员29798人,注册资本67.0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4%、13.2%、19.5%。服务业企业上规入统稳步推进,新增规上企业2家,产值超5亿元企业2家。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改革,减免各项税2247.43万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降低4%,减轻单位负担765.38万元。不断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设置政府部门26个,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简易办”改革,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群众满意率达100%。大幅度压缩县级政务服务事项承诺时限,提速率达61.9%,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理率达100%。

  天等县2019年县内企业暨扶贫车间用工专场招聘会。天等县发展和改革局供图

  不断加强民生保障,全面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全年财政民生十三项支出达28.66亿元,同比增加8.12亿元,增长39.53%。一是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健康水平。加快推进县城新增幼儿园、初中、高中等学校建设,天等县城南幼儿园等6所新建幼儿园已交付使用。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等各类补助金10960多万元,受益人数达10.02万人次,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1%。二是优化就业服务,提高社会保障。城镇新增就业1834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人数914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成功动员1256名农民工返乡就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不断提高。三是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成效认可率排全市第二名。群众安全感达97.73%,列全区第24名,比上一年提升10位。不断推进“平安天等”建设,天等连续16年实现维稳“五个不发生”和信访“双零”目标,连续6届获得“平安广西活动平安县”称号。

  (中共天等县委员会 天等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