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撤县建市五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五载拼搏辉煌路 砥砺奋进新征程

  ——靖西市撤县建市五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5年8月5日,靖西撤县建市。5年来,靖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70万各族群众,锐意进取、昂扬奋进,深入实施“4+2”发展战略,即着力写好扶贫、边贸、旅游、城建“四篇文章”,持续打牢工业、农业“两大基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朝着富裕、幸福、魅力、生态、和谐靖西的目标阔步前进。

  聚焦聚力脱贫攻坚 大步奔向全面小康

  2015年底精准识别时,靖西共有贫困村15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7万人,贫困发生率22.6%。

  靖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抓,强化责任、落实任务,全力抓好设施建设,全力抓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全力抓好义务教育有保障、医疗健康和饮水安全保障,全力抓好粤桂扶贫协作。2019年摘掉了贫困县帽子。

  强化责任落实任务。压实三级书记抓扶贫责任和干部结对帮扶责任,选派153名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598名工作队员驻村工作、1.116万名干部职工全覆盖结对帮扶贫困户。

  靖西重点培育烤烟、水果、桑蚕、养猪“三种一养”主导产业。图为桑园一角。

  全力抓好设施建设。全市100%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屯均通硬化路;实现100%农户用上动力电;建成移动通讯网络478处,农村网络宽带实现全覆盖。

  全力抓好产业扶贫。大力发展“5+2”特色产业,重点培育烤烟、水果、桑蚕、养猪“三种一养”主导产业,2020年共发展烤烟7万亩、桑园18.5万亩、水果18.93万亩、优质稻17.5万亩、杂粮杂豆18.3万亩,生猪出栏26.3万头,肉牛出栏2.83万头。

  同德乡伏马村火龙果生产基地。(邓 岩 摄)

  全力抓好就业扶贫。建立农村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帮助群众实现转移就业创业。2020年底全市贫困家庭劳动力11.5万人,贫困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10.4万人,就业率91%。

  全力抓好“3+1”保障。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98.85%,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100%的农户住房达到安全稳固住房标准,农村人口饮水全部达到了安全标准。

  全力抓好粤桂扶贫协作。5年来,深圳市龙岗区累计向靖西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92亿元、社会帮扶资金9300万元,实施边境照亮、安居、饮水、产业、就业“五大工程”项目530个,惠及贫困户1.6705万户10.54万人。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5年来,靖西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投资促大发展。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每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均超过120个,全市5年累计完成投资310.74亿元。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铝产业集聚发展,“热电—氧化铝—电解铝—铝型材—铝精深加工”完整的产业链和“上下游一体化”模式雏形初现。全市铝产业形成年采选铝土矿1010万吨,年产氧化铝380万吨、年产电解铝32万吨、铝材加工55万吨,以及82.7万千瓦热电机组的生产规模。锰产业结构优化,产能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5年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

  靖西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推动铝产业聚集化发展。图为靖西市铝工业园区厂房。

  特色农业稳步提升。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实施“8341”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引进和培植农产品龙头企业,形成广西烟草、陕西海升、鑫晟茧丝绸、广西扬翔等“四大龙头企业”,拉动“三种一养”发展格局。创建特色农业示范区29个,带动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

  特色口岸大跃升。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新兴边民互市场等建成营运,龙邦口岸成为国家进境水果指定口岸,中国龙邦—越南茶岭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获实质性进展。推进跨境电商、跨境教育、跨境农业、跨境旅游合作,建立边民互市管理平台系统和跨境交易结算中心,开通商品落地加工“直通车”。

  5年来,靖西先后举办全国徒步大会、2017年“拔群杯”篮球总决赛、2018年磨房200公里骑行、中国—东盟乒乓球赛等赛事,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特色旅游大迈进。旧州景区、鹅泉景区、锦绣古镇和小城故事评为国家4A级景区。获得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中国绣球之乡”、2019年度“广西县域旅游综合实力十强县”、2019年度“广西十大最美县城”等称号。2019年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2.63亿元。

  2019“丝路杯”中国—东盟乒乓球赛开幕式。(黄 莉 摄)

  改革创新全面推进。靖西加快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排名位居百色市前列。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农村综合改革、供销合作社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取得重大进展。

  坚持以民为本思想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靖西一直坚持以民为本思想,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教育优先发展成效巨大,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增强,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交通通达能力全面改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民生事业投入持续加大。财政民生类重点支出逐年提高,占年度财政支出8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就业总体保持稳中有进。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8.73万人,比2016年增长25% 。

  高速公路(资料图片)

  教育优先发展成效显著。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自治区级督导评估验收。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98.85%,比2015年高5.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95%,比2015年高12.85%;学前三年毛入学率95.55%,比2015年高23.29%。

  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增强。新市中医医院、市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市颐康老年公寓等建成使用,19所乡镇卫生院、282所村级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全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2019年获评为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交流单位。

  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2020年全市基本养老参保人数42万人,年满60岁以上老人均领到养老补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全市共有2.3733万户7.7277万人享受农村低保,1372户3104人享受城市低保,享受特困人员供养3181人。

  思想文化体育科技繁荣发展。荣获“中国绣球之乡”“广西特色文艺之乡”等荣誉称号,壮语广播剧《母爱》荣获第八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推出《阿妹的绣球》《鹅泉情歌》等一批文化精品。全市建成196个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329个村屯篮球场,实现乡村“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全覆盖。

  靖西市易地扶贫安置点“老乡家园”。(邱君 摄)

  社会综合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扎实推进“平安靖西”创建,加强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市共审结涉恶案件17件122人。荣获“2017年度平安县(区、市)”等称号。

  美丽靖西展现新貌。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建成34个乡镇片区和村级垃圾处理中心建设、2495座小型垃圾收集池。森林覆盖率66.49%,比2015年累计净增长13.97%。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加快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美丽靖西”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壮剧《瓦氏夫人出征》在旧州演出。(邓 岩 摄)

  管党治党从严从实 党建水平全面提高

  5年来,靖西坚持从严从实管党治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载体,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凝聚推动发展强大合力。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智慧力量,形成同心协力谋发展、同频共振干事业的强大合力。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夯实团结奋进思想根基。建好用好管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创新党委理论中心组、党校、党课教育方式,着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市100个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660个基层党组织、2.1518万名党员全覆盖参加专题学习教育。

  龙潭湿地公园。(邱君 摄)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推动发展中坚力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各种激励机制,重点提升“四个一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提拔和晋升力度,共提拔491名、晋升职级354名。引进复合型、高层次人才293名,引回返乡创业人才849名。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筑坚强有力战斗堡垒。实施组织体系建设提升行动,19个乡镇党建工作站全部建成,配齐38个专职组织干事;建立健全“蓄、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体系,88个村实现支书、主任“一肩挑”;多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92个村(康城社区除外)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长效机制。5年来,给予党纪政纪立案598件,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541人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起点,靖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产业新兴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质升级,打造经济发达、社会文明、民生幸福、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靖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