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果市:40多万农村居民用上安全“幸福"自来水

  “水来啦,水来啦......"近日,平果市海城乡新民村龙翁、下车、公丛、古光、龙领5个自然屯用上自来水,“哗”的一声,水从龙头冒岀来了,大家欢声雀跃,家家户户挂彩典礼,鞭炮震天响。该村下车屯65岁的瑶族贫困户关美玉给在广东打工的女儿打电话时,高兴地说:“美英啊,咱们家乡用上自来水啦!以后不再用人挑马驮担水了,这都是咱们村的黄书记帮的大忙啦!”

  关美玉说的黄书记就是黄丹。黄丹于2018年3月,受百色市组织部的选派从百色市农机局到海城新民村担任第一书记。

  海城乡新民村地处大石山区,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是个深度特困村,该村是个瑶族村,共有365户,有170O多人,12个自然屯,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4户1095人。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农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兼种黄豆等,经济上不去,为了维持生计,村里的年青人只好外出打工才得养家糊口。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严重缺水。每年到干旱季节,人畜饮水得不到保障。该村1700多人面临“吃水难,水难吃"的困境。

  由于附近无泉眼,等天下雨蓄池用水。特别干旱年头,久旱无雨,当地群众只能等待政府送水维持生活,一桶水“四用"(即:洗菜、洗脸、洗衣服喂猪),真是滴水贵人如油。每逢年过节,宰猪、杀鸡、杀鸭、村民们只好到很远的地方加工,大家都不愿过年过节的苦日子。

  第一书记黄丹驻村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民主,和改善民生为抓手,积极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戴。为了解决全村群众吃水难的问题,黄丹第一书记,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他马不停蹄积极与市水利局、扶贫办、财政局领导联系,反映群众困难和强烈要求,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去年平果市水利局、扶贫办、财政局等有关人员一起前往新民村实地勘察,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勘测,发现该村有地下水源。两年来,总投资100多万元,首先在古光、同昌这两个自然屯兴建义畜饮水工工程。经过几个月艰苦奋斗,开发地下水源,把地下水引到地面,在半上腰兴建水坦克2座,蓄水池100立方米,把水引进各家各户,这两个屯400多群众终于结束祖祖辈辈饮水难的历史。

  随着扶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今年,平果市在新民村相继加大资金的投入,“啃下"这块“硬骨头”。第一书记黄丹,多次带领村民四处寻找水源,好不容易在一座深山发现一口地下水。今年3月,在平果市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和艰苦奋斗,近日,终于在该村的龙翁、下车、公丛、古光、龙领5个自然屯建成500立方米大蓄水池,拉来了高压电线,安装变压器和抽水机,接上水管,把水引进了各家各户,解决了新民村人畗饮水难问题。

  “料想不到我这辈子能用上自来水,吃水扭头,党的扶贫政策真好 !”从田东县思林镇龙邦村,嫁到平果市海城乡新民村己有20年的吴秀英,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到舒心,因为她终于用上了充足,安心的饮水,彻底告别了以前四处找水的困境。她高兴地说。

  据了解,目前在新民村引用地下水,兴建蓄水池共12座,两条引水线互相作补充,村里人饮有了“双重保障"清润的水输送到365户每家每户,只要打开水龙头,水就“哗哗"流岀来,不仅水质好,还干净卫生。

  这是平果市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给新民村1700多群众生活带来了巨变的一个缩影。

  随着扶贫攻坚深入推进,平果市积极开展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歼灭战",和大石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大会战"。近年来,平果市在中央、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基本解决全市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截至2019年底,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03处,其中乡镇水厂9处,集中供水工程1181处,分散式供水113处,共投入资金33603.29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2339.3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0463.99万元。44.5万群众受益于饮水安全,全市农户安全饮水100%达标。(王金旭、黄萌)

  海城乡新民村古光屯新建的“水坦克”水池

  今年新民村新建的新水池

  近日该村群众用上了自来水,结束过去饮水难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