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乡域经济转型升级走上快车道

  “现在家家通了自来水,拉上了动力电,道路也硬化了,卫生条件也改善了。”说起村子的变化,凌云县逻楼镇歌顶村党支部书记曾书锋高兴地说。

  歌顶村辖12个村民小组,有16个自然屯。以前村里农闲时打麻将、斗地主屡禁不止,靠墙根晒太阳、看蚂蚁上树的大有人在,脏乱差随处可见,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就是这样一个村子,去年摘掉了戴在祖祖辈辈头顶上的“穷帽子”。

  走进脱贫户黄昌富家,新砌的院墙,新硬化的院子,家里干净利落,让人感到说不出的温馨和舒畅。今年的黄昌富满脸春风,一家4口人,儿子今年准备上高中,全家努力奔康,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被评定为“最美家庭”。当时黄昌富被家庭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重新树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夫妻两人在县城木材加工厂打工,每月收入6000余元,实现了脱贫。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自己动手砌了院墙,硬化了院子,添了新家具,农家小院冒出了喜气。而黄昌富只是该村群众发家致富的一个缩影。

  “牛心李基地在我村,唱着山歌谢党恩。翻身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近日,在歌顶村黄昌平唱着山歌,轻快地将果苗夏季护理打药。该地2000亩牛心李正式挂“硕果”。现在牛心李有了产出,以后会越来越多,真正成为村民们致富的“摇钱树”。每年六七月牛心李成熟季节,每斤价格在35元左右,产量大约有5万公斤。而随着交通和冷链技术的发展,歌顶牛心李走进了南宁、广州、北京、上海等地市场,供不应求。

  2013年,在镇里的支持下,周于允流转土地800余亩,改良技术种植牛心李。2014年,他注册广西凌云县渤林家庭农场有限公司,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该公司目前已规模化种植牛心李2000余亩,并吸纳30余户贫困户就业。成功的辐射本村120户在房屋前后种植牛心李带动经济2万余元左右。

  同时,歌顶村发展玉米、红薯、桑蚕、生态养猪为主导产业,涉及农户401户,其中贫困户57户,每年的家庭收入可达到5万元左右。通过种养和享受公益岗,目前全村仅剩贫困人口6户,贫困发生率降至0.06%。

  歌顶村在不断扩大果园覆盖面积,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大力扶持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推进多元富民产业的培育壮大。村镇两级扎实开展劳动力摸底输转,依托扶贫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果园务工,对无法出远门人员进行劳务输转,累计对接输转劳动力1240人,其中输转贫困人口346人,组织输转138人,确保了贫困劳动力务工有门路、脱贫有保障。

  驻村第一书记吴政德说:“随着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深入开展,歌顶村依托自然资源迎来了新的蜕变,提高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激发了干群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动能,为乡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走上了快车道。”(周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