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记,我今年承包了鱼塘养鱼,但是鱼塘在外地,能申请产业奖补吗?”4月下旬,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岜羊村贫困户李承献给驻村第一书记梁泽波打电话咨询。
“可以的,你放心,这几天我们安排时间去验收,确保早点拿产业奖补资金。”梁书记的回答让李承献吃下定心丸。
为推进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经济收入,确保脱贫质量。崇左市江州区濑湍镇以产业奖补政策为抓手,把发展产业作为贫困群众增强“造血”功能的重要途径,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江州区濑湍镇位于崇左市东部,左江河,湘桂铁路、南友高速公路和南崇高铁贯穿其中,居于左江中游,属山区干旱地区,山岭丘陵遍布,总面积175.5平方公里,全镇11个村委、社区多以种植甘蔗为主,各村依托自然资源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村特色产业项目进行发展。
渠凹村岑对屯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与气候优势,发展精品水果种植业,推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经营模式,成立了崇左市崇卓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全屯柑橘种植面积3000亩,年总产值2100多万元。同时,该屯开展种养技术培训400多人次,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柑橘产业200多户,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要发展产业必须要有启动资金,政府下拨的产业奖补资金如雪中送炭般,给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添动力,燃起了对生活的新希望。
梁凤英,江州区濑湍镇板兰村大卜屯贫困户,家里8口人,因孩子上学及老人多病等原因致贫。2018年6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百香果种植平均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亩产值可达10000元以上。而且种植百香果投入资金比较少,当年有收获,是典型的短平快产业项目。于是,她把自家百香果种植面积扩大到25亩,全部种上市场价格看好的黄金百香果。
“我将继续学习百香果种植技术,提高百香果品质,扩大生产规模。”梁凤英望着那片绿色的百香果园说道,“我希望百香果能够真正成为我们村民们的脱贫致富果!”
从4月份以来,江州区濑湍镇进一步强化“五级书记抓扶贫”工作责任,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大走访”活动,各帮扶责任人按照“一户一策”规划,实施精准帮扶,着力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提升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采购1740只鸡苗,免费发放给58户弱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
“这次领到了30羽小鸡,带回家养到可以出售时一般都可以卖到100元一只,这样就大概可以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了,这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保障。”领到小鸡的58户家庭弱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户们喜笑颜开。
今年以来,江州区濑湍镇用活贫困户特色产业发展“以奖代补”政策,引导鼓励贫困户大力发展甘蔗、柑橘、猪、鸡、鸭等“5+2”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据了解,今年,江州区为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出台了相关措施,对在3月31日前发展的产业,奖补标准在原定单位补助标准基础上增加50%的补助;对4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发展的产业,奖补标准在原定单位补助标准基础上增加30%的补助。这一政策的出台,调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4月初,江州区濑湍镇由镇挂村领导任组长,镇干部、镇直相关单位、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村(社区)两委干部、产业指导员等为成员的验收组对贫困户的种养产业进行验收。
据统计,上半年在受疫情影响,贫困户务工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江州区濑湍镇及早动员部署产业奖补工作,对全镇1435户贫困户进行摸底调查,对符合条件的1342户进行入户政策宣传,并对其中58户符合条件但没有合适产业的贫困户由政府筹集资金免费赠送鸡苗,做好产业技术指导。5月份率先在江州区各乡镇中全面完成产业奖补验收工作,发放奖补资金604.7万元。 (黄英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