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县贫困发生率降至3.03%

  融安县贫困发生率降至3.03%

  目前为自治区2019年度21个计划脱贫摘帽县中最低

  “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帮扶政策,我们就要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好。”8月16日,融安县东起乡崖脚村铜板屯村民龙革雄说。龙革雄今年51岁,家里一共6口人,因老人患病、3个孩子读书导致生活贫困。这几年,他在政府的帮扶下自谋出路,搭鸡舍、养豪猪、开办农家乐、种植山野葡萄等,硬是在这个贫困的石头山村里创造了财富,2018年成功甩掉贫困户的帽子,龙革雄也被融安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扶贫先扶志。像龙革雄一样脱贫致富、安居乐业的还有融安县东起乡红日村的村民,近年来他们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了基本安全住房需求,从“忧居”到“优居”:“老乡家园”里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孩子们和城里孩子一起,在“七彩假期”公益培训班里,感受美术、舞蹈、音乐的艺术魅力,教育扶贫是隔断贫困最好的方法。落实教育资助政策,让贫困山区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各种补贴,实现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多管齐下狠抓控辍保学,确保一个不落;加快贫困地区山区学校建设,让山里的贫困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结构,补齐贫困山区教育短板,落实乡村教师政策等系列举措,成为脱贫攻坚道路上的惠民暖心工程。

  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基础和关键所在。融安县在注重特色产业发展,全县按照“5+2”(即在自治区认定产业目录中选择并报自治区审定的5个特色产业,以及各县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确定的2个以内的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为根本,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5.5%,其中73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柑橘31417亩,占全县“5+2”特色产业覆盖率的44.46%,89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香杉217081.2亩,占全县“5+2”特色产业覆盖率的54%。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香杉种植面积稳定在131万亩以上,年采伐蓄积量30万立方米以上,年加工香杉生态板65万立方米以上,年产值40亿元,桑园面积稳定在2万亩,鲜茧产量达2115吨,产值8885万元。

  勤劳致富、安生乐业、学有所乐的幸福生活在融安县不断上演,这是扶贫工作“授之以渔”的成果,也是贫困人群激发内生动力后决心拔掉“穷根”的缩影。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融安县通过加大就业培训,落实就业政策,搭建就业平台,建设扶贫车间和微工厂,粤桂劳务合作等系列措施,让贫困群众掌握一门以上就业技能,让有劳动力能够外出就业的贫困群众通过粤桂合作睿航劳务公司安排到广东务工,特殊情况不能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安排在香杉工业园、扶贫微工厂、微车间和响应公益岗位就业,确保贫困户有稳定收入,实现高质量脱贫。据了解,融安县目前已累计脱贫4.75万人,37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3.03%,在自治区2019年度21个计划脱贫摘帽县(市、区)中最低。

  融安县深耕多年获得的扶贫成绩犹如定心丸,振奋人心,但来之不易。近年来,融安县勇于突破常规思维,紧紧围绕贫困户资源条件、劳力状况,逐户精准做好产业规划和跟踪落地,确保每个贫困户既有短平快的增收产业项目,又有一项稳定增收长效产业。

  在此基础上,融安县还积累出了“融安扶贫经验”,实施“五讲五学五考”干部培训、扶贫领域执纪问责、电子商务促脱贫等措施;不断健全攻坚体系,安排7000多名扶贫干部下沉一线,真帮实扶,帮助5.38万贫困群众艰苦创业、勤劳致富。其中,还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其中有一心为民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蓝标河;有致富不忘众乡里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赖园园;有埋头苦干的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亮等,他们是融安县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典型代表。

  贫困群众是脱贫帮扶的对象,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为充分调动其主动性,融安县坚持稳定脱贫与防止返贫工作相结合,建立了“扶上马、送一程”的脱贫后续扶持机制,对按照规定程序脱贫退户的贫困村、贫困户,保持扶贫政策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撤,随时动态监测,跟踪帮助困难群众解决难题。

  同时,深入推进新民风建设,加大技能、实用技术免费培训力度,规范运行“爱心超市”,开展“感恩教育”等工作,不断增强群众脱贫本领,提振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实现贫困群众物质和精神的“双脱贫”。

  “今年,融安县被自治区列为脱贫摘帽计划县。为让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检验,我们还将多方式、多渠道解决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把贫困发生率再降至1.95%以内,如期实现全县脱贫摘帽,让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更足。”融安县委书记陈宏说。

  初秋的桂北,高温依旧,全县7000余名各族帮扶干部正按照冲刺50天的要求和部署,走村入户,查找不足,查摆问题,以严的作风、实的举措,抢抓时机,努力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积极作为,决战50天,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摘帽攻坚战。(谭凯兴 覃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