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作为崇左市全域实施乡村风貌提升的2个试点县(区)之一,江州区在建设过程中,立足本地实际和特色,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党建引领“三个创新”(思路创新、做法创新、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广西乡村振兴“江州示范带”,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党建引领思路创新,科学谋划示范带建设。以“三个突出”将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建设思路深度融合,在思路上“标新立异”。一是突出党的领导作用与群众主体作用相融合。从思想上、政治上教育和发动群众,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尊重民意和群众首创精神,发动村民投工投劳,让群众真正成为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组织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动,群众主体,分类推进”的工作思路。二是突出党建文化与乡土文化特色相融合。以景点的要求建设村庄,力求“科学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做到一村一景,充分挖掘提炼利用崇左市(世)居(壮乡)民族的民居建筑文化特点和民族特色建筑元素,分不同区域设计具有崇左乡村特色、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特色农居,规划设计农户高度认同、乐于采纳,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农房建设等。三是突出党建治理与乡村治理成效相融合。建设前,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人员分工,统筹建设任务,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路线图和工程推进图,明确工程完工时间、责任人。建设中,成立示范带项目指挥部和临时党支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要求监理单位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进展情况实行“周报制”,项目施工单位工程进度情况实行“日报制”,及时跟踪建设工程进度。建成后,规范党群议事和资金管理,针对江州区村屯分布散、交通不便等实际情况,在自然屯建全党群组织架构,完善管理机制。
党建引领做法创新,高效推进项目建设。把工作重心对准农村基层组织的“最末梢”――屯(自然村),把屯级作为建设管理的基本单元,最高效率地组织动员群众参与,在建设中“全民参与”。一是建强支部,铸牢核心。在每个屯建立“一部两会三队”组织架构(即“一部”――党支部,“两会”――村民理事会、乡贤理事会,“三队”――青年先锋队、妇女突击队、老少助攻队),党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领建“两会”和“三队”;推行在每个行政村设立“党建工作站”、在每个屯设立“党群连心站”,将党建平台建成联系服务群众、教育发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强化了党建促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管理。二是领导挂帅,高位推进。由江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实行“挂图作战”。如抽调1名处级、7名科级领导到新和黑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全脱产开展群众思想动员、违章建筑拆除等工作,确保示范带“三清三拆”工作高效推进;及时调整撤换不履职、不称职的村屯干部。江州镇保安村为了实现整村推进的目标,共撤换了12个不称职的屯长。三是竞争奖补,比学赶超。创新推行“竞争创建、分档推进”的竞争奖补工作机制,2018-2019年共拿出3000万元专项资金,按照“基本整治型每个屯奖补5万元,设施完善型每个屯奖补15万元,精品示范型每个屯奖补50万元”的标准开展奖补,全域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指导各村屯按照“七个好”的标准开展星级文明户的评比活动;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每月在乡村建设工作简报上对一至两个做得好的村屯或个人进行报道,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易推广的经验做法。
党建引领机制创新,长效推进乡村治理。为巩固和发展建设及治理成果,从村规民约、监督检查、资源利用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在制度下“推陈出新”。一是建立村规民约治理机制。制定出台一批合法合理、通俗管用的乡村治理指导机制,在民主议事、卫生保洁、乡风文明、问题调解等方面为村庄治理提供参照。目前,已有863个屯成立制定村规民约;各屯相应制定出“户门前三包制”“星级户评选办法”“党员联系包片条例”“花草树木领养条例”等管理条例。二是建立督查检查考评机制。建立定期巡查、督查通报、倒排工期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阵督办,坚持每月召开现场会,现场点评,实名打分;实行“红黑榜”通报制度,对连续两个月排名均落后垫底的乡镇(街道)进行约谈。三是建立资源利用保障机制。用足用透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结合“三清三拆”工作推进农村废弃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拆旧复垦,通过交易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拓宽乡村振兴建设的资金渠道;整合交通、水利等部门1670万元资金,建立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集中安排、科学投放、重点扶持、高效使用的运行管理方式;争取农发行10.4亿元融资授信,用于支持规划编制、村庄特色景观提升、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群众将荒山、荒坡、山塘、水库等集体资产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盘活集体经济,弥补乡村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