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县:跑出现代农业“加速度”

——以科技创新促农业可持续发展纪实

  今年以来,钟山县把推动农业科技大创新作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着力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合力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

  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联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钟山县推广“微生物+”种养循环发展生态农业。在钟山镇榕马村等养殖场推广应用“猪-沼-果+舍外降解发酵床”立体生态家庭农场养殖模式,以舍外降解床为主导,因地制宜推广“漏缝-刮粪机-沉淀池-舍外降解床”技术,采用舍外降解床处理模式最大程度解决了污粪水的处理难题,既达到零排放要求,又能使猪粪变为使用范围广泛的肥料,实现养殖生产与生态环境双赢;推广水稻秸秆就地还田技术,通过水稻收割机收获时的机械切削将秸秆粉碎,直接将秸秆归还土壤,并综合采用少耕、免耕、选用良种、平衡施肥、防治病虫害、模式化栽培等多项配套技术,以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农业生产废弃。

  建立基地和推广新模式结合,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

  钟山县实施《广西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在钟山镇龙泉贡柑产业示范区核心区建设700亩水肥一体化基地。创新农工、农旅、产业脱贫三结合,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种植大户+农户”“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机械化生产和加工等技术,打造钟山贡柑品牌。拓展和辐射带动全县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达7万亩,实现节水4700万吨以上,增强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此外,钟山县选派35名科技特派员深入乡镇田间地头、核心示范区指导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7年县乡村三级共举办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技术骨干58人,培训农民138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260份,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62.16万亩。据早、晚造测产验收,应用配方施肥技术水稻平均亩增稻谷19.7公斤,增长4.48%,亩节支增收58.4元;玉米平均亩增21.4公斤,增长6.29%,亩节支增收32.6元。仅水稻、玉米新增总产6815吨,增产节支1922.24万元。

  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今年以来,受天气影响,钟山县燕塘镇燕塘村委云洞黑木耳种植基地种植的50亩黑木耳有所减产,基地负责人廖继竹却信心满满:“我不仅要再扩大种植面积,还要争取建个制棒厂,这样收益就更可观了。”

  发展黑木耳种植是贺州市重点推广的农业产业和扶贫产业之一。钟山黑木耳种植采取“稻耳轮作”的模式,不仅不抢农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冬闲农田,廖继竹看中的就是这一点。他告诉笔者,种粮有粮补,卖给国家还能享受保护价;种植黑木耳也有补贴,成品干木耳厂家以每斤25元的价格收购,投入少、风险低,好好干肯定有赚头,“水稻+食用菌”轮作实现千斤粮万元钱,形成“黑木耳-废菌棒-有机肥-水稻”的良性生物循环链条。

  标准化生产与三产融合,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钟山县在设施上,完成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完善水电、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实现高低压电网全覆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与农业机械化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72%;在加工上,幸福冲贡柑产业基地新建6800㎡农产品加工厂、建成1400㎡贮藏保鲜冷库、购置2条生产线,进行水果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生产附加值;在模式上,形成“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社会化服务”的新型经营模式,实施物资采购、技术规程、管理服务、产品包装、品牌销售“五统一”经营,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科技化、设施化、智能化;在质量上,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检测和追溯体系,《钟山县贡柑产地环境条件》《钟山县贡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两个广西地方标准通过自治区审定并发布,实现产品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到位率100%,产品检测合格率100%;在技术上,全县1个自治区级、1个市级、3个县级、8个乡级农业示范区(生态园)推广优势特色果品提质增效栽培技术、果品贮藏加工技术,智慧农业系统、水肥一体化、植保无人机飞防、柑橘黄龙病“先网后膜”防控技术等一系列先进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达到先进农业技术在示范区全覆盖,努力构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