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三堡米粉创成特色产业

  晴空万里,金风送爽,米粉飘香。大清早,村民刘坚就来到了石磨前,把浸泡过的优质大米一勺勺倒进石磨。随后,乳白色的米浆经过三台石磨连续打磨,雪白色的米浆汩汩流进大缸里……

  点燃柴火,燃烧到一定温度时,蒸气弥漫,他就调试蒸米粉机器,放好盛装米粉的竹篾箕。他一摁动按钮,一块块薄薄的米粉源源不断从机器里面随着转动而出。几名穿着白色统一工作服的村民,像接力赛一样,把一箕箕的米粉传递到外面的晒场上,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这是近日笔者在岑溪市三堡镇车河村一家颇具规模的米粉加工场所见的一幕。车河村把以往像这样传统家庭作坊式的米粉加工“升级”为规模的加工有十多户,单是该村从事家庭作坊式的有100多户,米粉加工成了当地群众致富主产业,是名副其实的“米粉村”,他们都是按照传统的工艺制作。

  据传,三堡米粉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桂林灵渠开通后,北方人南下屯兵岭南,由于北方人不习惯南方的米食,于是老祖宗们想出了把大米碾粉做成面条状来食用的方法制作食物,这就是出现最早的三堡米粉。

  在岑溪特色产品之中,三堡米粉列入其中,尤其是车河米粉最为出名。三堡米粉历史悠久,远近驰名,是中国长寿之乡三堡镇生产的一种食用干米粉,“米质优纯凭堡水,粉味可口靠磨功”。据产地史料记载历史上曾为珍品上贡宫廷。

  秋日晴空下,望着大晒场上的三堡米粉,村支书林培伦微笑着说,三堡米粉采用本地不洒农药的优质稻米及本地没有受到污染的纯天然深山泉水,经过浸泡、磨、蒸、晒、压、铡、晾等十几道传统工序,只有晴天才是制作米粉的好日子,米粉是在自然风干或太阳晒干精制而成,米粉呈圆丝条状捆扎,以柔韧耐煮、味道清甜、细滑可口之特点而享誉国内外。

  在农户李明达家,我们吃了可口的三堡米粉,看到他用岑溪三黄鸡汤煮出来的三堡米粉端出来放到桌上,米粉韧性非常好,每一根都不断,且晶莹剔透,谁见了都会产生一种一尝为快的强烈欲望。我们闻一闻,香喷喷的粉香味扑鼻而来,令我们口水决堤。夹起粉来,吸一口米粉进入口中,咬咬嚼嚼,味道独特,再加上可口的汤水,那味道更棒,米粉口感很嫩滑,经长时间煮而不烂,粉汤清甜,米粉白净,入口嫩滑,令人回味无穷。

  三堡人善把一粒粒大米做成一项特色产业。勤劳淳朴的村民,把辛劳耕作种得的本地优质大米经过传统加工精制成可口的米粉,他们有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米粉加工户,也有机械化生产的米粉厂,为了打响三堡米粉品牌,提升质量和档次,三堡镇党委、政府及时注重引导村民打破传统式家庭作坊的“大路货”,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有力地促进农民增收,米粉加工业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该镇积极采取有效的办法,支持和鼓励米粉加工农户发展,从资金、技术、市场、销售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扶持,使这一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目前,全镇年生产三堡米粉约130万公斤,产值每年达2000多万元。在发展特色产业中,一方面,动员有技术有能力的家庭作坊加工户扩大规模,扩大生产量;另一方面,在岑溪市区、梧州市区等地开办专卖店,拓宽销售市场。

  三堡米粉前世历史悠久,在贫穷时代,三堡米粉是当地群众对果腹的最大追求,今生继续传承传统工艺,工艺看似简单,但却是同类产品中制作最复杂的,这项产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 覃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