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田、耙田、播种、盖膜……近日,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和里村超级再生稻示范基地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近年来,该乡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两茶一稻一鱼”(即茶叶、油茶、高山鱼稻、高山稻鱼),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努力实现精准脱贫。
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实施产业扶贫。“去年我种了1亩再生稻,两季亩产量500多斤。县供销联社人员来到田边收购,每斤生谷子能卖2.9元,仅一亩两季稻收入就有1000多元。今年,我又种了1.5亩,希望能卖更好的价钱。等到稻田插秧后,还要放养鱼苗。”南寨村村民欧学兵告诉笔者。据悉,该乡采用稻鱼套种套养发展模式,去年种植超级再生稻1800亩,再生稻单产平均亩产量达300公斤,稻田养鱼亩产鱼量达40公斤以上。今年,该乡继续扩种超级再生稻,目前已完成种植面积3000亩。此外,许多外地游客因高山稻鱼慕名而来,体验下田捉鱼的乐趣,品尝高山稻鱼的美味。
建立特色养殖基地,助推产业扶贫。该乡充分发挥后盾单位的帮扶作用,如通过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陆续引进养殖新品种和新技术,共建设凤鸡养殖基地8个、旱鸭养殖基地5个,打造竹鼠养殖示范户15户,形成了稻田养鱼、楼下养鼠、山上养鸡的生态种养模式。仁塘、产口两个村与三江县供销联社签订了特色农产品定向供应协议,拓宽了贫困村增产增收渠道,着力以产业扶持来达到脱贫致富效果。
产口村主任梁秀娥带头养殖竹鼠,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用“基地+农户+企业”的产销一条龙服务运作模式,引导和激发了当地群众参与竹鼠养殖的积极性。
目前,该村有竹鼠养殖基地5个,养殖竹鼠1000只。
扶持特色民族文化,实施旅游扶贫。该乡依托交通资源优势和本地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三王宫“夜郎文化”-良力侗寨-产口古榕文化旅游线路。今年二月初五庙会,三王宫“夜郎文化”接待游客上万人。
2015年,良力侗寨共接待游客102批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6085人次、国外游客4653人次,年收入达15万元。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
近年来,良口乡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按照“强基础、改民生、创特色、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继续巩固和扩大“两茶”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高山稻鱼”和“高山鱼稻”特色产业,大力扶持和里太空莲、南寨超级再生稻、产口软枝油茶、晒江“高山稻鱼”等特色生态农产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