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镇:一根甘蔗撬动精准扶贫路

3万多亩甘蔗为全镇蔗农人均增收1300元

  覃塘讯 公路上,卡车载着蔗种一路欢鸣,后驱车拉着蔗肥满路欢唱;田地里,拖拉机正在翻犁蔗地,蔗农们正忙着种蔗……这是3月21日,笔者在覃塘区樟木镇看到的景象。

  该镇党委书记韦如敬在现场介绍:“我们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和企业扶持政策,大力开展甘蔗生产精准扶贫攻坚战。至3月21日,全镇共落实甘蔗种植面积3.5万亩,加上由此带来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效应,将给今年全镇蔗农人均纯收入增加1300元,六成左右贫困户有望通过扩大甘蔗生产脱贫致富。”

  广种“双高”蔗增加蔗农收益

  樟木镇地处石溶岩地区,旱涝严重,九成左右耕地只能种植一造农作物,亩均纯收入300元上下,全镇目前还有贫困户1079户5044人,是覃塘区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镇。今年初,镇党委、政府确定“全力开展‘双高’甘蔗生产,就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精准扶贫思路,在大规模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对种植散户出台垫支蔗种、免费深耕等政策措施,组织干部和技术人员进村入户与农民细算经济账,到金融部门联系生产资金,到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发动群众发展糖料蔗生产。

  干部真情为民,群众积极响应。“干部上门宣传发动后,群众重拾种蔗脱贫的信心,纷纷砍掉速丰桉种上糖料蔗。目前全村新种甘蔗加上宿根蔗户均种蔗5.2亩,同比增1.1倍。”显滕村支书韦善明说。

  正在地里种蔗的邓保村张秀兰说:“在驻村干部的资金、技术扶助下,我今年种植高产高糖甘蔗5.3亩,纯收入将达1.7万元,比上年种植木薯增加1.1万元,加上其它收入,年底全家3口人实现脱贫大有希望。”

  目前,全镇群众新种植冬春植蔗1.7万亩,全部是“双高”蔗。“待3.25万亩冬春植蔗种植完毕,今冬明春全镇农民人均将增加纯收入484元。”樟木镇镇长黄信明对甘蔗生产前景充满信心。

  广建“基地”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今年初,覃塘区政府出台“连片规模新种植‘双高’糖料蔗的,每亩补助不少于500元”的政策,贵糖、甘化公司也出台了“连片规模新种植‘双高’糖料蔗的,每亩给予扶持补贴500~550元”的政策,樟木镇紧抓良机,充分引导民间资金向甘蔗产业集聚,鼓励企业、个人建立“双高”糖料蔗生产基地。

  引导农民土地流转。望着显腾村整齐划一的蔗地,韦善明有感而发:“去年冬,镇政府组织20多人的工作队进驻我村,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到田间丈量土地,现场解决土地纠纷,让这片5137亩的耕地实现了土地流转,为实现甘蔗规模种植、机械化耕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土地一转,黄金万两。大旗片区“双高”甘蔗基地负责人谭雄义坦言:“土地流转后,不仅省去了逐家逐户租地的麻烦,而且连片种植每亩1050元的补助,足够租金、肥料费用,预计亩均纯收800元以上。”

  土地流转户也收益颇丰。“我把20亩耕地流转给基地,每年坐收租金10000元,每年到基地打工大约80天,累计获劳务收入5600元,收入比往年成倍提高。”川山村古种屯韦健辉乐在心头。

  据统计,目前樟木镇共流转土地1.5万亩,建立邓保片区等5个“双高”甘蔗基地,共种植甘蔗5200亩,每年为4320人提供租金和劳务收入人均6200元,相当于该镇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0.8%。

  产业优势引来基础设施投资

  樟木镇大兴甘蔗种植、拓展精准扶贫新路子的举措,引起各级政府部门关注,各部门从项目、资金、技术上鼎力扶持,加快了当地甘蔗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水利现代化,农民间接受益,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那柳村广袤蔗田间,柏油路、机耕路纵横交错,路边停满后驱动车、三轮车、电动车等车辆。正在忙着扛运蔗种的韦新明打开话头:“因为离公路远,以前8个人种蔗,至少要两个人扛运种子、肥料,现在只需一人搬运就可以了。”

  “这总长8公里的水利工程,于最近竣工投入使用后,这一片近万亩甘蔗亩产量提高1吨以上,亩增收超500元。”元金村村委主任黄侃伟眉开眼笑。

  去冬以来,上级国土、糖业、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在樟木镇累计投入3670万元,建设了6个村的土地整治项目,5个片区的“双高”糖料蔗基地项目及“一事一议”项目,先后建成村屯水泥道路8.5公里,机耕路、生产路34.6公里,完成凌动等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0.7万亩农田直接受益,占耕地总面积的60.5%,按规划将亩均新增经济效益500元,拉动全镇农民人均增收617元,占去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

  (覃伟 覃家武 王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