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这个茶苗是什么品种?一棵多少钱?”3月24日是同乐苗族乡圩日,一位茶农正在咨询茶苗市场价格。正值春季栽种时节,老百姓纷纷趁着圩日来集市采购茶叶、葡萄等优良(果)苗木。这是该乡近年来坚持“一中心、两基地、三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地方生态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
“田埂硬化了,田块保水了,提早耙秧田备耕是让再生稻谷种能如期下地。”3月22日,同乐苗族乡平溪屯村民荣林生正在忙着耙田,备耕种植再生稻。春分前后,行走在该屯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田间,随处可见像荣林生一样的村民,梳渠、犁田、积水、耙田,忙碌其间不乏欢畅交流,欢声笑语回荡在希望的田野上。
“去年,我种了1.7亩再生稻,二季稻产量1000多斤,生谷子2.9元/斤,县供销联社直接到田里来收购。”谈到种植再生稻,荣林生有说有笑,他和种植再生稻的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一本账本。
2015年11月4日,同乐苗族乡召开2015年再生稻种植示范验收现场会,经县乡生态种养技术 工作人员现场验收数据显示,平溪屯再生稻种植示范基地二季稻亩产高达620斤,“稻鱼”平均亩产80.8斤,实现了稻、鱼共生,鱼、稻双丰收。
风格独特的侗族刺绣,自然、朴素、大方,独具民族特色,是人们对侗族刺绣的深刻印象。3月25日,在侗族博物馆见到织布机、染缸、侗衣、腰带等侗族刺绣用具和物品,给人眼前一亮、大吃一惊的感觉。侗族刺绣艺人韦清花介绍说,侗族刺绣是指尖上的技艺,在2006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侗族刺绣” 又进入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年来,同乐苗族乡以三江传福侗绣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争取上级扶贫及文化和民族部门的支持,积极对外宣传民族刺绣旅游产品,围绕“公司+农户+人才”运行模式,建立对外销售网络,拓宽刺绣产品市场,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以三江侗族刺绣博物馆为中心载体,组织开展侗族刺绣技艺培训与旅游工艺品加工培训,充分发挥培训教育阵地的作用,辐射周边村屯,共举办“侗族刺绣”技艺培训班20多次,培训人数达1000多人次。目前, 全乡有500多名农村妇女从事刺绣,人均年收入达3.5万元,“侗族刺绣”已经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产业。
近年来,同乐苗族乡以发展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按照“稳基础、建支柱、创品牌、增效益”的要求,逐步壮大“两茶”支柱产业,全乡稳步推进稻鱼生态种养产业,大力扶持归东野生葡萄、同乐侗族刺绣等“土、鲜、少、优”极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极力扶持“一村一品”地方生态特色农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创脱贫致富路,共建幸福生活,实现同步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