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讯 去年以来,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靖西市紧紧围绕“八个一批”、“十大行动”精准脱贫措施精神,坚持“小扶贫”和“大扶贫”有机融合,点、线、面统筹推开,全面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到2019年,确保全市现行标准下12.6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2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摘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帽子。2020年为巩固期,并同步进入小康。
壮大扶贫产业。选准项目,发动有发展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积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培育一批农业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发展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充分开发和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扶持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旅游业,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一家一艺”,选择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屯。
推进扶贫生态移民搬迁。按照“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组建投融资平台,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筹集移民搬迁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扶贫移民搬迁长期贷款,整合交通、住建、农业、国土、林业、水库移民等项目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安置区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和迁出区生态修复。到2019年底,全市完成扶贫移民搬迁3万人。
扶持转移就业创业。加大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同时,从就地解决就业方面入手,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发展二、三产业来带动扩大劳动力需求。加快引进区内外职业教育院校到该市开设教学点,解决贫困户“两后生”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发展致富技能。推进各项教育补助落实到位,确保贫困学生应补尽补。
发展边贸事业。充分利用边境县市的区位优势,鼓励边境地区群众发展边贸。动员内地搬迁群众到边境地区安置落户,让其同等享受边境发展政策,使移民群众“搬得进,住得下,发展好”。加快万生隆国际物流中心和岳圩、新兴等边民互市点的项目建设,优化边贸发展条件。抓好沿边扶贫综合示范区建设,全面建设基础设施、产业、文化等多领域的建设,打造边境地区扶贫新亮点。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解决以水、电、路、信息网络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贫困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加快村(屯)道路建设,重点建设20户以上通屯道路硬化,逐步解决砂石道路的升级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抵御灾害能力。加快贫困村(屯)的供电网络和老旧设施进行更新改造,鼓励有条件地区发展光伏等新能源、绿色能源项目,提高用电抗风险能力,解决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新增用电问题。加快宽带光缆入村入屯入户,实现行政村(屯)通上宽带信息网络。
抓好金融扶持工作。积极探索金融扶贫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充分利用中央、自治区金融扶贫改革政策和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区政策,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加快开展贫困村和贫困户信用评级授信工作,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贷。逐步推进贫困村建立金融扶贫服务点建设。建立财政资金贴息和风险补偿机制,财政基金户头中保持有贴息和风险补偿金2000万元,确保贫困户能时时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资金扶持。
协调推进科教文化卫生事业。开展科技扶贫攻关和技术指导服务,加强贫困村文体设施建设,确保贫困村建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有一个以上文化室、戏台、篮球场。加大对贫困村文艺团队的帮扶力度,在培训师资、外出进修、服装道具、演出基地等方面有专项补助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对贫困人口就医实行大病救助制度,在医保补助的基础上,给予扶贫资金的补助,防止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加大社会帮扶力度。落实好单位和个人帮扶机制,落实帮扶贫困村全覆盖,选好优秀干部下派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各单位推荐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带领贫困群众发家致富。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发动企业、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加扶贫帮扶活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梁明清 黄日涛